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充分利用岛津电子探针在硬件上的优势,采用全元素测试,即包括超轻元素氧在内的所有元素直接测试的思路对磁铁矿进行了测试,根据电价平衡原则计算出变价元素的含量,并使用状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FeO和Fe2O3含量的Lβ/Lα特点,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TC4高温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最常用钛合金TC4在850~1 050℃的高温氧化特性,采用光学、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氧化层及富氧层形貌。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温度与加热时间范围内,TC4单位表面积氧化增重基本呈线性增长的规律;α单相区850℃温度加热的氧化皮形貌与950、1 000、1 050℃下明显不同。氧化过程中出现的内氧化层平均厚度仅和特定加热温度的氧扩散速率相关,与加热时间无关。此外,在富氧层内发现V的强烈富集。  相似文献   
4.
总结汽车行业普遍使用的SEM+EDS不能应对汽车尾气催化剂类样品的原因主要是EDS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相对不足,而微束分析仪器电子探针EPMA在这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满足催化剂中微量的贵金属和稀土元素的分布表征。测试某商用尾气催化剂,结果表明:其外层含Rh、廉价金属热稳定剂、CeO_2储氧剂和对气体吸附性较高的ZrO_2;内层含贵金属成分为Pd、热稳定助剂以及增强储氧能力的ZrO2-CeO_2,以及一些增大比表面积、提高颗粒分散性和热稳定性的其他添加元素,显示了EPMA在微区分析表征中涉及微量及稀土元素时有着强大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铜脱锌作为一种选择性腐蚀现象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添加一些合金元素可以改善脱锌现象,改善黄铜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岛津电子探针EPMA测试了某种含锡的黄铜,表征了其脱锌腐蚀行为特征,以及添加的合金元素锡的分布特征及其在提高黄铜耐腐蚀性能方面的作用,即脱锌腐蚀首先发生在暴露于基体表面的β相晶粒,然后通过晶界和相界向基体扩散;质量分数约为1%的合金元素锡的加入,可以强化晶界和相界,同时锡在脱锌腐蚀过程中向表面膜迁移,也能抑制脱锌腐蚀的进程,提高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测试条件对钕铁硼磁性材料微区定量测试的影响,阐述了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分析技巧。使用EPMA-1720型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基体进行了微区定量测试,并获得了满意的测试结果。该方法可以为疑难复杂试样的测试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介绍了微区分析仪器电子探针(EPMA)在金属材料测试中的表征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EPMA可直观地显示合金表面渗层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情况、腐蚀后各元素对应的分布特征、不同热处理工艺下铝合金中锌元素的面分布特征及碲元素在镍基合金表面渗碲过程的扩散形貌;EPMP在产品检测、失效分析、工艺优化、基础研究等方面都能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8.
赵同新 《物理测试》2019,37(1):54-57
使用电子探针对某汽车轴承部件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失效进行了解析,解释了出现失效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部件中间位置出现元素硫的偏析聚集使得中间位置不易形成与其他位置一致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而能够细化晶粒的元素铝的负偏析导致中间位置形成粗大的铁素体组织,另外,粗大的非金属复合夹杂物的存在进一步割裂了基体性能的连续性,恶化了中间位置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电子探针高灵敏度的特征,能够直观地表征微量元素铝和硫的偏析分布。同时,可借助电子探针背散射检测器高灵敏度的特点,直接进行渗层的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周武  王敏  赵同新  卢军  杨旗 《金属热处理》2022,47(11):147-151
采用离子渗氮工艺对一种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离子渗氮温度下渗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Cr-Ni-Mn-V沉淀硬化型奥氏体不锈钢经430~520 ℃离子渗氮处理10 h后,试样表面均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渗氮层,表面硬度显著增大。随着离子渗氮温度的升高,渗层厚度增大,520 ℃渗氮时渗层厚度达到78 μm。当渗氮温度为430 ℃时,渗层表面主要由γN+CrN+γ′-Fe4N相组成;当渗氮温度升高至520 ℃时,渗层表面主要由γ′-Fe4N+CrN+ε-Fe2-3N相组成。在3种渗氮温度下,渗层中均有CrN析出,导致渗层耐蚀性低于基体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三门核电站泵房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同新 《岩土工程界》2009,12(12):37-41
三门核电站泵房基坑支护是一项大型综合性岩土工程,其近邻大海,潮位高、基坑深,回填石层与淤泥层厚,下伏基岩面倾斜,这些不利条件在国内支护工程中都是罕见的,文章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设计做了介绍:采用拉森钢板桩作临时性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利用深搅桩解决了回填石高边坡与淤泥层的不稳定问题;采用无粘结、压缩型岩锚技术,确保了支护系统的稳定。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和现场监测,对设计进行了校核,开挖证明支护设计是安全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