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冰箱瓶架属于透明盒类塑件,侧壁具有反向拔模特征。介绍了该塑件注射模的结构设计和工作过程。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与CrCN涂层具有良好配伍润滑性能的绿色润滑剂,使用磁控溅射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CrCN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对其表面形貌、涂层厚度、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以及元素化学价态进行分析,并借助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在甘油润滑下CrCN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PAO6润滑下结果进行比较。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不锈钢表面构筑的CrCN涂层表面光滑致密,粗糙度仅为1.01 nm,硬度可达14.39 GPa。对比钢-钢和钢-CrCN体系的摩擦学性能发现,钢-CrCN体系在甘油润滑下展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当负载为0.5 N时,钢-CrCN体系在甘油润滑下的摩擦因数可低至0.01,大大低于PAO6润滑下的摩擦因数。对磨痕的XPS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甘油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CrCN涂层的接触表面生成一层FeOOH层,甘油分子及其降解产物可能进一步吸附在FeOOH层,形成流体润滑层,有效降低了摩擦和磨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解决现有分级包装设备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损伤果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自动化水果筛选分级包装一体机。方法 将水果通过上料装置输送到果杯中,通过齿轮齿条的配合实现水果的360°旋转,筛选后通过特制的冲模分流装置进行一次分流,进入包装机后利用45DF型凸轮分割器搭配电机带动棘轮实现水果的二次单个分流,利用发泡型塑料网的物理特性,通过凸轮的急回特性来实现单个水果包装自动化。结果 基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对关键部件进行计算设计和仿真设计,得到传送盘与地面的安装角度为3°,传送盘工作时最大变形量为0.503 69 mm,棘轮工作时最大变形为5.763 9×10−5 mm,最大应变为4.799×10−7,最大应力为9.56×10−4 N,满足使用要求。结论 通过实现分级包装一体机的自动化,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一种在计算机、计算数学和上限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模拟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上限单元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田颖  车清论  贺仁  张嘎  郑少梅 《材料保护》2024,(1):111-122+162
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自润滑、高化学稳定性和减振降噪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水润滑轴承具有环境友好、维护成本低及结构设计简单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水电和化工等领域。首先总结了水润滑轴承用聚合物复合材料特性,归纳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制,介绍了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常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材料内部结构、摩擦界面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摩擦学特性的内在关联。指出促进水润滑聚合物-金属配副摩擦界面原位生长固体润滑特性转移膜,可弥补水膜润滑能力不足、显著提高配副的摩擦学性能,深入研究水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微观摩擦磨损机制,对于理解水润滑配副的摩擦学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将上限单元技术 (UBET)与可视化编程语言 Delphi相结合的新方法 .并基于此 ,开发出了关于环形件模锻毛坯尺寸优化系统的可视化界面 .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芯轴托架的工艺性和生产该零件所需的工序,并通过方案比较确定了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还重点介绍了生产该零件所需要冲压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过程。所设计的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基准一致,能够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洗衣机上盖板的注塑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衣机上盖板是形状结构比较复杂的塑料件,通过对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采用三板式注射模实现该零件的成型,重点介绍了该模具的结构、工作过程以及结构设计要点.由于制品为透明件,外观要求比较高,因此采用了扇形侧浇口进料;为了脱出横向的分流道,设置了顺序定距机构;为了使塑件的顶出均匀可靠,且顶出痕迹不易察觉,设置了双向顶出机构,并采用了4种不同的顶出机构分别作用于塑件不同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运用上限单元技术(UBET)^[1]对环形毛坯模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环形毛坯进行优化,以求得到最优毛坯尺寸。论述了模拟环形件成形时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304 不锈钢低温离子渗氮及氮碳共渗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缪跃琼  林晨  高玉新  郑少梅  程虎 《表面技术》2015,44(8):61-64,102
目的研究304不锈钢离子渗氮层和氮碳共渗层的组织、硬度及耐磨、耐蚀性能,并考察渗层的磨损机理。方法利用离子渗氮及氮碳共渗工艺在304不锈钢表面获得硬化层,利用XRD,OM及共聚焦显微镜、显微硬度仪、电化学测试仪,分析处理前后渗层的组织、相结构及渗层的硬度及耐磨耐蚀性能。结果 304不锈钢氮碳共渗和渗氮层主要为S相层,在相同工艺条件下,氮碳共渗工艺获得的渗层为γN+γC的复合渗层,且厚度大于单一渗氮层。渗氮层和氮碳共渗层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3.5倍。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氮碳共渗层比渗氮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渗氮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的犁沟效应和断裂,氮碳共渗层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的犁沟和微切削。电化学测试表明,渗氮层和氮碳共渗层的耐蚀性能均优于基体。结论 304不锈钢在420℃进行离子渗氮和氮碳共渗处理后,硬度和耐磨性能可大幅提高,且氮碳共渗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