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爱国  郑裕芳 《核技术》1998,21(3):138-14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纯纳米SnO2和掺杂SiO2的纳米SnO2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等手段进行了纳米材料的界面结构和纳米晶粒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SnO2和SnO2/SiO2材料中只存在两类缺陷,分别对短寿命τ1和中等寿命τ2,材料中两类缺陷的数量比与粒径有关,纳米SnO2晶粒生长随热处理温度升高为分两个阶段,低于晶化临界温度时,晶粒生长缓慢,高于此温度时,则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2.
从某多金属矿区的两个不同的地质位置采集两个磁铁矿体样品,从穆斯堡尔参数分析,配合光谱分析、X光衍射,获知两种铁矿石的组份。并由矿石产状及铁的氧化态分析,获得不同铁矿石的成因信息。 1号样品采于岩体顶部接触带的非晶态SiO_2含量高的惰性岩石中,形成温度低、氧的活度也较低、交代作用不强烈,类质同象混入物也较少。2号样采于岩体上部主矿体,是形成于富钙高镁碳酸盐的活性围岩中,同  相似文献   
3.
氧化锡超微粒的纳米结构、化学稳定性与反常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氧压下惰性气体沉积法制备粒经6nm以下的氧化锡微粒.由XRD、TEM及穆斯堡尔谱分析测定它的超精细参数、化学稳定性及加热过程发生的相变.结果表明,超微粒的纳米结构由体相和表面相组成;在室温下自发氧化形成稳定的二氧化锡.经300~600℃热处理后,产生正交与四方SnO2相.分析认为,正交SuO2相可能是在缺氧条件下,无序SnO2相向高温稳定四方相转变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使用一台带有高温真空炉的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其温度可调范围为298~1200K,在1000K左右,温度稳定度为±0.05K/d,谱仪速度线性优于99.5%。以它为主要手段研究了金属铁在常温至居里温度T_c附近范围内之同质异能移、超精细场、总吸收峰面积随温度之变化。所得结果表明:放射源速度的非线性会使铁之同质异能移在T_c附近产生一个虚假的不连续性。在T_c附近之一个较大范围内,化学移之变化不大于0.005mm/s。在高温情况下,铁之同质异能移随温度变化关系主要决定于二级多普勒效应。铁从铁磁态转变为顺磁  相似文献   
5.
Hydrogen decrepitation and desorption of the Nd16Fe76B8 magnet a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e Mossbauer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of the as-cast alloy samples treated under various hydrogen gas pressure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re reported. A special hydrogenation- dehydrogenation treatment of the Nd- Fe- B cast alloy can produce excellent isotropic magnet powders and the treated sample has passed a hydrogenation- disproportion- recombination process.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α- Fe in magnet powder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剥谱方法来解析复杂的穆斯堡尔谱。先从复杂谱中分出一种可能的已知物相物质,若剩余谱仍很复杂,可用相似的方法剥去第二种、第三种物相物质,直到变成较简单的谱,最后采用简单物相谱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来拟合它,求出未知物相谱的特征参数及各物相相对含量。 此方法已用于“DJS-21”型小容量计算机上。剥谱工作也可在TRS-80或EG3003型微处理机上进行。待分析的复杂谱、剥离的可能的物相谱以及经剥离后剩下的未知物相谱的谱形都可在显示器上清楚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南方六个矿区的锡石经精选、制样后作了铁-5T和锡-119穆斯堡尔谱的测试和分析,并结合X光衍射、光谱分析以及显微镜等分析手段,获得了解释锡石的标型特征的某些信息。 由实验得到晶胞体积(V)与四极分裂值之关系曲线。四极分裂值最大的4样品,由于形成温度高,结晶过程中有较多的类质同象混入物(Ta、Nb、zr、Ti、W、Sc等),使晶体结构产生较大畸变,原子核处电场梯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α-Fe2O3-SnO2和α-Fe2O3-SnO2-Y2O3的铁锡复合氧化物,应用X射线衍射和穆斯堡尔谱学等手段研究材料的微结构和微粒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掺杂Y2O3对晶粒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温度热处理可制得不同尺寸大小的纳米晶α-Fe2O3-SnO2-Y2O3材料。  相似文献   
9.
FeCuNbSiB合金的纳米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裕芳  余正方 《金属功能材料》1997,4(4):159-161,182
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过程.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在500~600℃温度范围内分别退火1h,可形成纳米DO3结构的FeSi相和剩余非晶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有更多的FeSi相析出。在500℃等温退火中FeCuNbSiB合金出现二阶段纳米晶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直汉碳弧法制备碳包铁纳米颗粒,应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穆斯堡尔谱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阳极复合棒中为纯铁粉加石墨粉时,出现3种碳包铁纳米颗粒:α-Fe,渗碳体(Fe3C)和奥氏体;当阳极复合棒中为Fe2O3加石墨粉时,出现4种碳包铁纳米颗粒:α-Fe,渗碳体,奥氏体和FeO。它们的尺寸大小在5~50nm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