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综述了药剂与硫化矿表面吸附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总结了现代表面测试技术在硫化矿表面吸附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表面测试技术在选矿中的应用,使矿物与药剂的吸附机理研究更加深入,也促进了浮选理论和工艺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OM和SEM研究了不同C含量Ni-Fe-Cr合金在950~1050℃固溶后的组织变化及其对拉伸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含量的变化影响固溶处理过程中碳化物的回溶行为和晶粒尺寸,从而造成不同C含量合金力学性能和晶间腐蚀性能的差异。C含量为0.010%(质量分数)时,950℃固溶处理可使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M_(23)C_6碳化物完全回溶,并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38 mm的等轴晶组织;C含量增加到0.026%时,固溶温度提高至1000℃可使M_(23)C_6碳化物完全回溶,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42 mm的等轴晶组织;C含量在0.010%~0.026%范围内,合金具有较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随C含量增加合金的强度升高,延伸率基本没有变化;C含量为0.056%时,1050℃固溶处理后,局部区域仍存在未回溶的碳化物,碳化物阻碍晶界迁移使晶粒长大缓慢,造成晶粒尺寸不均匀。同时,未回溶碳化物的存在使合金的强度略有提高,但延伸率降低;未回溶碳化物造成碳化物/基体界面处贫Cr区的出现,显著增加了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杭钢转炉炼钢厂因受生产高温影响,部分厂房柱混凝土出现大面积开裂、剥落,严重影响了柱的结构强度和生产安全,经多方案的比较后选用了干式外包钢加固,加固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主要就应用于电子产品生产过程所需纯净水生产的水处理工艺,论述基于“HMI-PLC-VFD”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柔性控制的程序设计方案.文章主要包括引言,工艺概述、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控制策略优化等内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给出了此类系统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锡矿石选矿工艺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锡矿、铁锡矿的种类及其在国内外的分布出发,综述了国内外锡选矿工艺及研究的现状与进展,提出了铁锡矿选矿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仅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刚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指标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刚藤联合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锂辉石的选矿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采用浮选、重介质选矿以及磁选方法选别锂辉石的工艺和流程。在锂辉石的各种选矿方法中,重选法和磁选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浮选方法以其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等优点,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深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矿石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深部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主要矿物的工艺特征及赋存状态,从而为矿山进行选矿工艺改造以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液态Pb-Bi共晶(LBE)冷却快堆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硅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为进一步增强其耐PbBi腐蚀性能,提升燃料组件的安全性,采用预氧化法对其进行了表面防护处理,表征了预氧化膜的结构,分析了预氧化处理对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耐550℃饱和氧LBE的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在720℃、1%O2+99%N2气氛中预氧化1 h时形成的氧化膜主要是(Fe, Cr)2O3和MnCr2O4氧化物,此氧化膜可有效阻止钢中Fe元素的向外扩散和LBE中O元素的向内扩散,进而提升了材料的耐LBE腐蚀性能。但由于Mn较高的扩散速率和在LBE中较高的溶解度,预氧化膜中的Mn元素会逐渐扩散和溶解至LBE,导致部分氧化膜失效并形成局部腐蚀区,当LBE腐蚀1000 h后,合金表面的局部腐蚀区可达60%。本工作揭示了新型高硅12Cr铁素体/马氏体钢中预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保护效果和失效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其预氧化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阐述单体液压支柱的租赁管理方式 ,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