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防止电力电缆在生产及安装时由于机械牵引力过大而导致电缆变形,设计了一套电力电缆拉力测量仪。首先由力转换装置把牵引力转换成压力,然后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将该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A/D模块进行采样,最后由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会被实时地保存在EEPROM中,并提供RS485通信和USB通信接口,可将数据传给PC机。通过加载试验、滤波和数据拟合确定了称重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机械牵引力之间的分段式线性关系,对传感器进行标定。当机械牵引力在0~10 000 N内,最大测量误差为3.7%,平均误差约1.9%;当机械牵引力超过阈值时,仪器能够及时发出声光警报。  相似文献   
2.
500kV交直流输电线路拉线塔的拉线在运行过程中受外力破坏、运行气候环境等影响,当拉线出现张力松弛、断股、金具锈蚀等现象影响线路运行时需更换可调整。但目前需通常采用线路带(停)电方式进行,一般更换或调整一根拉线需用时8~9h,投入人员10~20人,作业方法或步骤相当繁琐,这种方式往往会增加带(停)电检修的作业时间,工作效率低,造成电力资源浪费。本文将研究阐释500kV拉线铁塔拉线棒下把螺帽拆卸方法的相关内容以及采用新型套筒扳手在实际生产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了五种底漆和六种面漆,通过组合使用,测定了在180℃热处理后防腐涂料的质量损失、失光程度、变色等级、附着力和硬度的变化,对比分析了不同底漆和面漆组合使用的热稳定性。结果发现:环氧富锌底漆配氟碳面漆的质量损失率最低为3.26%;热处理有利于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硬度;综合来看环氧云铁底漆配可复涂聚氨酯面漆和环氧富锌底漆配氟碳面漆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蚁群算法,对蚂蚁的状态转移策略进行改进,采用新的信息素更新规则并将路径上的信息素浓度限制在一个动态区间内,自适应地调整信息素强度Q和挥发因子ρ,有效地提高了蚁群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到最优解的速度。通过对Garver-6节点和IEEE-18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另外,为解决电网建设问题中高压输电铁塔塔上作业困难的问题,在深入调研了±800 k V特高压云广直流线路输电铁塔相关带电作业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耐张塔专用多功能伸缩硬梯结构并进行了伸缩硬梯样品试制、实验测试以及现场试用。  相似文献   
5.
金属的腐蚀防护有机涂层逐渐向更加环保的水性化发展趋势,改性丙烯酸基水性防腐蚀涂料具有耐腐蚀、耐老化、耐化学介质等特点,在防腐蚀涂料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从高分子链结构和引入新材料复合改性乳液两个角度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水性丙烯酸树脂改性方法及机理,并简要介绍了改性水性丙烯酸防腐蚀涂料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延长如输电塔架等金属构件的服役期限,制备一种湿固化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并测试表征和分析漆膜的防腐性能和作用机制。方法 以湿气固化型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铝鳞片代替传统锌粉为主要防腐填料,石墨烯为改性剂搭配形成复合导电填料体系,借助定位排列剂等助剂制备了湿固化型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通过沉降测试、结合强度测试、水接触角测试、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分析、耐中性盐雾实验等手段,对涂层的常规理化性能、防腐蚀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并探讨了石墨烯-铝鳞片复合填料防护体系的防腐蚀作用机理。结果 定位剂有助于提高涂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经过石墨烯改性后,重防腐涂层的结合强度、耐盐水性、耐候性等常规理化性能明显提升,固含超过70%,达到高固含的环保要求;水接触角增至115°,涂层疏水性有效改善;中性耐盐雾试验进行1000 h时涂层划痕处有明显的腐蚀迹象,但表面未发生起泡、剥落等缺陷,单边扩蚀小于2 mm,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8%的涂层性能达到最佳,耐盐雾时间达5000 h以上,此时涂层湿结合强度仍达到8.3 MPa,电化学腐蚀速率仅为0.011 673 mm/a,耐腐蚀性能优异。结论 石墨烯-铝鳞片复合防护体系的力学性能、机械封闭和阴极保护功能优异,属于一种底面合一的涂料,适用于湿热工业-海洋大气环境的腐蚀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