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一种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主动抑制方法,以优化Ni30Cr25Al15Co15Mo5Ti5Y5高熵合金(HEA)涂层表面激光烧结(SLS)的晶体结构和摩擦学性能,该过程采用脉冲激光和不同保护气体。结果表明,无保护气体或He气氛下的电子温度(Te)和等离子体射流体积均高于Ar-He气氛下的。SLS过程中发生明显的相变和金属原子扩散,α-AlFe3、α-AlNi和γ-AlFe2Ni化合物沉淀形成冶金结合。等离子体通过逆韧致辐射(IB)吸收较低能量加强激光与HEA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涂层显微硬度增加,动态摩擦因数降低,这说明等离子体控制对激光增材制造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易加工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了延长铝合金零件在磨损、腐蚀等环境下的服役寿命,目前开发了众多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实现了对铝合金基体的性能强化。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等离子喷涂、电弧喷涂、火焰喷涂、激光重熔、氩弧重熔、冷喷涂、电火花沉积、激光熔覆、微弧氧化等九种表面技术对铝合金处理以强化耐磨性能的研究工作。大量研究发现,这些表面技术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铝合金基体的耐磨性能。例如,等离子喷涂涂层可有效减轻高温条件下基体的磨损;重熔技术制备的涂层比喷涂涂层具有更高硬度和更优异的耐磨性能;采用硬质颗粒的冷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具有显著提高的显微硬度;电火花沉积技术制备的沉积层内部均匀分布着高强度枝蔓状的Si相,能够极大地减小基体的摩擦系数。同时,本文总结了以上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例如,热喷涂效率高但易造成热应力集中,导致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氩弧重熔在低熔点和易蒸发的金属和合金上重熔困难;激光重熔可消除大部分孔隙及夹杂的氧化物,但设备成本较高。最后,本文从采用多种技术复合处理、优化涂层工艺参数、加强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对未来铝合金基材表面耐...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速微粒沉积技术在不同丙烷压力(0.469 MPa,0.496 MPa,0.524 MPa,0.551 MPa)条件下制备4种铝青铜涂层,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等试验仪器表征涂层的微观组织、相结构以及氧元素质量分数等,运用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和CETR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试验设备分析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丙烷压力对涂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丙烷压力的升高,涂层孔隙率与氧元素质量分数呈负相关关系,在丙烷压力为0.524 MPa时,涂层孔隙率为0.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97%,更接近其平衡点;丙烷压力为0.524 MPa以下时,涂层较原始粉末物相无明显变化,主要仍为α+β'+K相;涂层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及耐磨性能随丙烷压力的升高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丙烷压力为0.524 MPa时,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教学研究型大学既具有研究型大学精英化的特点,又具有教学型大学大众化的特点,但不像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不像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阐述了本科教育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构建了以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完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体系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真实有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汇总分析,归纳得出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的实践环节分类和关键性影响因素构成;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体系进行分析,得出由直接实践环节、间接实践环节和核心实践环节构成的层次结构;根据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排序,对关键性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多级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6.
金属镁在水溶液中的阳极极化行为与金属腐蚀电化学理论相悖,表现出阳极析氢行为,而且析出的氢气量随着阳极极化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这种被称为"负差数效应"的现象一直是金属镁腐蚀电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详述了"负差数效应"的内涵和本质,随后综述了揭示"负差数效应"机理的假设和理论,最后分析了当前的假设和理论存在的有关假设无法实验验证、理论无法自洽等问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侧重点是通过原位电化学技术、修正电化学参数等方向上揭示阳极析氢行为的机理,以期完善金属腐蚀理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发动机活塞用ZL109铝合金表面制备Ni60CuMo合金涂层,研究了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显微硬度以及不同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由富铬区和富镍区交替重叠构成,与基体间的结合方式为机械结合;涂层的孔隙率为2.48%,平均显微硬度为792.91 HV,约为基体的6倍以上;随试验温度由25℃升高至450℃,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均降低,450℃油润滑下涂层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037,磨损质量损失为7.35 mg,仅为基体的1/4左右;随试验温度的升高,干摩擦下涂层的磨损机制由剥落失效转变为氧化磨损与黏着磨损,油润滑下由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最后转变为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8.
韩冰源  徐文文  朱胜  黄庆伟  雷卫宁  杭卫星  杜伟 《材料导报》2021,35(21):21105-21112
等离子喷涂可极大地提升零件表面耐磨、耐腐、耐高温等性能,已逐渐成为表面工程技术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为探索涂层质量和工艺参数之间复杂且相关的映射关系对获取高质量涂层、提高喷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综述了正交实验法、响应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数理统计方法在涂层质量优化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类统计方法的特点及典型涂层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i基、Al2 O3基等典型涂层优化后的显微硬度、结合强度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对Al2 O3基涂层的不同优化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添加不同含量的TiO2对最终的喷涂涂层性能存在一定影响.分类阐述响应曲面法中包含的不同设计方法,通过典型涂层实验分析得出:当因素个数相同且无实验点超出原定水平的危险时,BBD设计的适用范围更广.系统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传统及改进模型在等离子喷涂涂层性能预测及优化试验中的研究情况.最后对数理统计方法在等离子喷涂涂层质量优化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TIG焊)在ZM5合金上制备镁合金单道、多道熔敷层,研究熔敷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和物相分析表明,熔敷层由α-Mg相和β-Mg17Al12相组成,其晶粒较母材明显细化,热影响区晶粒较粗大;硬度分析表明单道熔敷层硬度达到80 HV0.05以上,而多道熔敷层的硬度约为77 HV0.05,均优于母材,热影响区的硬度与母材相当;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表明,熔敷层以磨粒磨损为主,平均摩擦因数为0.48,母材以粘着磨损为主,平均摩擦因数为0.42。试验验证了镁合金熔敷成形再制造的可行性,为ZM5镁合金多样性损伤的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FPGA设计了一款通用键盘IP核,该核主要实现对键盘输入信号的计算与存储功能,并在quartusⅡ环境下使用VHDL语言,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式,编辑生成RTL原理图,并做了相关的时序仿真验证。经验证此IP核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反应速度,可作为基础输入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有力控制输入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