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织构ODF分析方法,研究了四种无取向硅钢的织构组分及织构分布。讨论了钢板的织构类型及其均匀性对硅钢电磁性能及冲压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我国冷轧无取向硅钢与国外同类产品在织构控制上的差距。探讨了在硅钢生产中控制织构的重要性及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蚀坑法研究冷轧及退火工艺对无取向硅钢织构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原钢铁公司经酸洗后的热轧低硅板卷为实验材料,采用蚀坑法研究了一定退火工艺及不同冷轧工艺对无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变形量及退火工艺是影响织构形成的重要因素,采用可逆轧制方法(冷轧总变形量控制在70%左右,分8道次完成,并且平均分配各道次压下率)和890 ℃加热,保温4 min,然后水冷,可以获得较高的{100}面系织构组分占有率的无取向硅钢.  相似文献   
3.
中国钨工业正在发生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中国钨工业现状的分析 ,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中国政府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坚决措施使中国钨工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展望了中国钨工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7150铝合金热轧板材的微观组织与织构演变。结果表明:沿板材厚度方向,由于轧制力的不均匀分布,板材表面变形大,表层细晶粒较多。从板材表面到中心,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逐渐增加,0°~10°小角度晶界所占比例下降。由于板材表面所受摩擦力和变形较大,其形变储能大于板材中心,导致表面Taylor因子大的取向织构数量比中心多。轧制道次少,形变储能高,导致板材中心的S、R织构数量较多。轧制道次多的板材表面的最强织构为{012}221,1/4厚度处最强织构为{130}130,板材中心最强织构为{112}110。轧制道次较少的板材表面最强织构为R织构和Q织构,1/4厚度处最强织构为{315}112,板材中心最强织构为Copper{112}111织构。此外,轧制道次少的板材的断裂韧度明显较高,这可能与S、R织构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双层油罐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主要结构形式,并就双层油罐相关的国内外标准规范进行解析;针对双层油罐结构和应用特点,在渗漏检测、结构设计和罐体材料等方面对双层油罐技术开发中的关键要点进行分析讨论,为双层油罐技术开发提供参考;目前在国内油气长输管道行业中,埋地卧式油罐防渗多采用单层钢罐设置防渗罐池的方式;通过对双层油罐和单层油罐设置罐池两种防渗方式的对比分析,提出有必要结合行业特点,在输油管道工程中开展双层油罐技术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6.
基于弹性杆大位移-小变形理论,利用微分方程法,给出了弯曲井段内连续管柱失稳临界载荷的解析结果,并讨论了弯曲井段内,连续管柱存在稳定问题的条件。研究表明,弯曲井段内临界载荷不仅与连续管柱几何特性参数相关,还与井眼直径和曲率有关。井眼直径和曲率半径越小,临界载荷越大,其他条件一定,井眼曲率半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临界载荷超过强度极限载荷,管柱稳定问题转化为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未加与添加镧、铈混合稀土的20MnCrNi2Mo低合金耐磨铸钢的粒状贝氏体组织,设计650℃保温1h的高温回火处理,采用JEM-2100F透射电镜(SEM)观察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利用非水溶液电解液通过实行低温电解、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稀土的固溶量,采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析出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VASP(viennaab-initiosimulationpackage)软件包对稀土原子在平衡态碳化物中的存在状态进行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研究镧、铈混合稀土对20MnCrNi2Mo耐磨铸钢粒状贝氏体脱溶平衡相的影响,探讨稀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MnCrNi2Mo耐磨铸钢粒状贝氏体回火过程中的脱溶平衡相为合金渗碳体,镧、铈混合稀土不改变其回火脱溶平衡相的类型,但是能够取代平衡态碳化物合金渗碳体中的Fe原子而固溶于合金渗碳体中。回火脱溶过程中,以固溶态存在的稀土原子会阻碍合金元素原子向θ-渗碳体的扩散富集形成平衡态碳化物合金渗碳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LaS/CeS与γ?Fe两相之间的异相界面性质,本文采用边?边匹配(E2EM)模型计算了LaS/CeS与γ?Fe两相之间晶体学上的原子匹配情况,基于晶体学计算结果,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从原子尺度计算了LaS/CeS与γ?Fe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质与界面能。晶体学计算表明,LaS/CeS与γ?Fe之间沿匹配列的原子间距错配度最小值为10.63 %/10.52 %,密排面间距错配度最小值为2.04 %/3.32 %;LaS与γ?Fe之间粗略的位向关系为:LaS∥γ-Fe & LaS∥γ-Fe和LaS∥γ-Fe & LaS∥γ-Fe ;CeS与γ?Fe之间粗略的位向关系为:CeS∥γ-Fe & CeS∥γ-Fe和CeS∥γ-Fe & CeS∥γ-Fe。基于预测的晶体学位向关系,采用相干界面近似构建了6种不同终端界面模型,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LaS/CeS与γ?Fe之间原子匹配错配度最低界面的粘附功为4.78J·m?2/3.65J·m?2,界面结合强度较高,界面键合以金属键为主。异相界面能计算表明,LaS/CeS与γ?Fe两相之间的原子匹配错配度越小,界面能越低,原子匹配错配度最小时,界面能分别为?0.58J·m?2/?3.43J·m?2,计算结果能够为LaS/CeS与γ?Fe之间的晶体学匹配提供能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元碱度和La2O3含量对富镧CaO-SiO2-Al2O3-MgO渣含铝压块自还原行为的影响。将实验渣粉末和金属铝粉混匀后,压制成Φ15mm的圆柱状块体,在中频感应炉中进行了富镧渣含铝压块自还原实验。在线取铁水试样,并通过王水溶解,另外,通过非水电解法分离铁基体与基体中的非金属第二相,用王水消解非金属第二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还原入纯铁试样中的稀土镧总量和非金属第二相中的稀土镧含量,利用镧总量减去非金属第二相中的镧含量得到稀土镧在铁水中的合金化量。根据熔渣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熔渣活度模型,计算了1600℃时不同成分熔渣中La2O3的活度。结果表明,随着渣的二元碱度从1.05增加至3,熔渣中La2O3的活度有所下降,压块中的稀土镧往铁水中的还原并合金化的量从1.75ppm下降至0.38ppm,回收率从13.72%下降至2.93%;随着渣中La2O3含量从0.15%增加至1%,熔渣中La2O3的活度随之增加,压块中的稀土镧往铁水中的还原并合金化的量从1.75ppm增加至5.74ppm,回收率从13.72%下降至6.68%。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立式圆筒形拱顶油罐正常通气量和紧急泄放量核算方法,讨论了几种常用通气装置的结构原理与工程应用,并根据SY/T 0511-2010《石油储罐附件》规定的选用原则,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确定油罐呼吸阀规格和数量的计算方法,为油罐通气装置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