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30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再生镁合金铸锭质量的评价标准,讨论了浇铸参数对镁合金铸锭质量的影响,设计出了镁合金短链铸锭机。通过和镁合金重熔精炼系统配套,镁合金铸锭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具有不同过渡圆角半径的轮毂在相同状况下进行有限元服役应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轮辐与轮圈的过渡连接部位的最大应力值和应力集中随过渡圆角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应力分布更趋于均匀,从而提高了轮毂的疲劳安全系数,为镁合金轮毂的结构再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压铸镁合金在曲轴箱上应用的材料替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摩托车曲轴箱为例,对铸造镁合金在摩托车上应用中的材料替代技术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铸件服役工况及失效形式分析,铸件服役模型建立及服役状态分析,以铸件本体材料使用性能为基础的结构再设计,铸件生产工艺虚拟现实及优化,镁合金样件生产及使用性能检测等步骤,可以合理实现镁合金铸件在摩托车上应用中的材料替代.  相似文献   
4.
吴立鸿  关绍康  张春香  龙思远 《铸造技术》2006,27(3):276-277,280
通过对SC6380客车方向盘生产所用镁合金系的选择、方向盘服役模型建立、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构再设计、压铸工艺虚拟设计及数值模拟等步骤,初步探索了镁合金方向盘的开发过程,为倡导镁合金等新材料在方向盘上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通过以上步骤能有效的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快速原型技术和精密铸造技术进行进气歧管铸造模具制造的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更充分地发挥快速原型技术和精密铸造的优势,取得了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挤压铸造模具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建宏  龙思远 《铸造技术》2004,25(10):803-805
介绍挤压铸造各种合金对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在挤压铸造生产中模具材料的选用情况,目前国内外新型模具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模具的热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镁熔体中单独和复合添加一定量的Cu及Zn元素,探究了Cu、Zn对镁晶粒尺寸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阐释了其细化机理;同时深入表征了Cu、Zn单独及复合添加后合金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向纯Mg中加入Cu、Zn和Cu、Zn复合添加后,晶粒依次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单独加Cu、单独加Zn和Cu、Zn复合添加后,平均晶粒尺寸由纯Mg的1270μm分别减小至470、120和85μm。单独加Zn对Mg的晶粒细化机理主要为Zn元素的溶质效应;单独加Cu对Mg的晶粒细化机理主要为Cu元素的溶质效应和CuMg2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Cu、Zn复合添加后细化效果更好主要是因为Cu、Zn元素的复合溶质效应及第二相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更为强烈。此外,单独加Zn后,第二相呈颗粒状分布于基体中,合金中的物相组成为α-Mg+MgZn;单独加Cu后,第二相形貌呈网状,合金中的物相组成为α-Mg+CuMg2;Cu、Zn复合添加后,Mg-5Cu-3Zn晶界上的第二相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貌,经鉴定,连续的块状第二相为CuMg2相,不连续的鱼骨状第二相为CuMgZn相。  相似文献   
8.
挤压态AZ81镁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为320~440℃、应变率为0.001~1s-1的变形条件下,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挤压态AZ81镁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挤压态AZ8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率的升高而升高,且随应变的增加,流动应力很快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为评价挤压态AZ81镁合金在热模压成形过程中流动应力,结合Arrhenius方程并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对流动应力做出相应的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流动应力构建挤压态AZ81镁合金流变应力高温变形本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为后续的模压近/净终成形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挤锻复合成形的AZ81、AZ81E镁合金,在室温进行了V型缺口冲击试验,研究了Ce对镁合金缺口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e的加入使AZ81镁合金的室温冲击韧性提高;锻态的AZ81镁合金断口为明显的韧脆断裂特征,而AZ81E因Al_4Ce相弥散于基体内,变形后在其周围组织形成产生强化,其断口形貌变为以韧性为主的韧脆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压缩圆柱形镁合金铸锭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对AM60B铸态镁合金塑性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压缩试样微观组织,结果显示,镁合金在高温下塑性变形以基滑移为主,并出现位错攀移,在临近晶界处有明显的交滑移产生。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了变形温度为573-673K、应变速率为0.01~0.1s^-1条件下的AM60B铸态镁合金塑性变形本构模型,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充分反映AM60B铸态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