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归纳汽车火灾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汽车电气系统中间断出现的电火花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线路故障电流冲击时间的汽车电气火灾识别预警实验系统.设计汽车故障模拟实验,模拟汽车运行过程中因导线局部破损而发生的直流电弧放电和搭铁故障.测量各故障情况下的电流信号,分析故障电流的特征,基于故障特征制作单片机检测电路.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故障电流特征的判别方法,能够准确判断汽车线路电气火灾.  相似文献   
2.
作为视觉传播符号的吉祥物应重点考究色彩传播语言,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注意率,刺激带动消费,为企业建立积极健康的形象等。吉祥物从充当虚拟代言人的本质角色出发,其配色应受到受众、企业、社会等类别群体心理的共同制约。本文将目标群众分开来谈,合理而精巧的配色会使吉祥物更好地传达其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3.
4.
金属零件的冷挤压的工艺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特点,在我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中已逐步采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很重视这一工艺技术,并在机械工业中尽量采用,日本就是这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期间,日本就很快从别国引进冷挤压工艺及设备专利,并大量用于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工艺及理论,制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压力机销售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5.
金属零件的冷挤压的工艺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特点,在我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中已逐步采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很重视这一工艺技术,并在机械工业中尽量采用,日本就是这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期间,日本就很快从别国引进冷挤压工艺及设备专利,并大量用于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工艺及理论,制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压力机销售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近年来汽车火灾造成的损失,分析了国内外对于汽车火灾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指出目前国内外学者着重于汽车火灾发生后且达到一定破坏能力时的火灾特性研究。提出汽车火灾探测研究的发展趋势,强调分析汽车火灾发生原因机理的重要性,并从电气系统、油路系统、排气系统几方面分析汽车或者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7.
金属零件的冷挤压的工艺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特点,在我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中已逐步采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很重视这一工艺技术,并在机械工业中尽量采用,日本就是这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期间,日本就很快从别国引进冷挤压工艺及设备专利,并大量用于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工艺及理论,制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压力机销售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8.
金属零件的冷挤压的工艺是少无切削加工工艺之一;它具有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特点,在我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中已逐步采用。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也都很重视这一工艺技术,并在机械工业中尽量采用,日本就是这样。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期间,日本就很快从别国引进冷挤压工艺及设备专利,并大量用于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近十多年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工艺及理论,制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冷挤压压力机销售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非分光红外CO浓度探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原理的CO浓度探测系统总体设计.采用新型红外光源和探测器对系统光学部分进行设计,通过低频电调制取代传统机械调制方法.讨论了光源恒压供电系统和信号滤波放大处理电路,开展了大量的实验验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CO浓度探测系统准确可靠,可以满足工况场合下CO气体浓度测量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食品行业及监管体系的研究,本研究创新性提出了"哑铃形"质量管理模型,阐述了质量保证和研发指导下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方法和意义,并对"纺锤形"质量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工作方法提出建议,指出只有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提升,才能实现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