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9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滚齿在机测量中一些重要问题.应用偏心误差理论,揭示了以齿轮的齿顶、齿根和内孔为测量基准的测量齿距误差的实质,并对这三种基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不同测量基准所测结果不同,若基准选择不当,有时产生“误收”或“误废”.论文针对当前滚齿在机测量装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滚齿在机180°转位双啮综合测量法,测量原理正确,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大齿轮齿形在机测量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机测量大齿轮齿形误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大齿轮齿形误差在机测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运用齿条刃边测头与被测齿轮横截面进行啮合的测量方法,既能测量齿轮的端截面齿形误差,又使仪器结构紧凑。在分析影响大齿轮形在机测量的诸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在仪器的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不很高的情况下仍能实现齿轮的高精度测量的可喜结论。  相似文献   
3.
付景顺  黄超  梁原 《中国机械》2014,(22):50-50
为了研究高温不压井修井作业机承载部件安全可靠性,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井架与平台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在载荷工况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验证某款汽车儿童安全座椅ISOFIX连接点安全性能,根据国标使用Hypermesh以及Ls-Dyna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及分析。检验连接点强度,SFAD装置X点位移以及塑性应变情况是否满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5.
混合动力汽车在运行中有多种模式可以切换,但在切换过程中,电动机和发动机两个动力源结合时由于转矩的不同会产生一定的波动,影响驾乘的舒适感。文中以并联式混合系统为对象,首先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等效模型,然后通过优化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策略,主要将其系数矩阵优化,设计以电动机单独驱动的目标转速和跟踪目标转速能力为基础的目标函数,设计约束条件保证其有可行解。最后,通过预测误差进行反馈校正,利用仿真模型对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策略相比,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协调转矩下,车辆冲击度和离合器的滑磨损失被有效地降低,提升了模式切换的平顺性和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Madymo软件,以多刚体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建立机动车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为成员约束系统的整车匹配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和仿真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V形块法测量圆度误差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V形块法测量圆度误差的基本原理,建立了V形块法测量圆度误差的数学模型.研制了V型圆度仪, 解决了大型轴类零件圆度误差在线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付景顺  方立存 《机械》2015,42(2):73-76
油管接箍检测装置是实现不压井作业过程中对油井保压密封的核心环节。采用磁法检测原理研制的螺旋电感线圈可准确检测到油管接箍的位置,依此控制环形防喷器的动作。既保证胶芯不被损坏,又保证井口密封。首先借助Ansoft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了电感线圈的参数对检测效果的影响规律。包括电感线圈的骨架高度、骨架内径、线径大小、匝数。试制电感线圈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依据模态应变能理论确定了模态损耗因子与阻尼层厚度的直接关系,以及汽车地板结构模态应变能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应变能的阻尼材料不等厚布置方案,该方案与阻尼材料等厚布置方案相比,拥有较高的减振降噪效果,提高了阻尼材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车门的下垂刚度是车门刚度设计中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汽车重要力学性能之一。针对某型乘用车车门的下沉刚度问题,以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运用ANSA建立车门的有限元模型并划分网格,利用MSC.Nastran对该乘用车车门进行下垂刚度分析,计算出该车门的刚度值,并根据该刚度值得到该车门的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通过对其弯曲、扭转刚度的分析,验证车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获得该车门最薄弱的位置,验证该车门是否合理、可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门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