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渐开线零齿差机构啮合原理与强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齿差机构的突出问题是齿轮的干涉与强度。在导出避免干涉的条件后,建立新的强度公式,给出各项检验指标,并提出切齿过程中保证精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佟景伟  常江 《机床与液压》2003,(5):149-149,122
对新型蜗轮剐齿面啮合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它的一些特性:齿面容易获得较高精度;接触线走向容易形成油膜;齿面诱导曲率小,可承受较大载荷,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3.
当采用多绳摩擦轮式矿井提升系统时,需要建造高大的井塔,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常采用悬臂式倒锥台基础,图1是我国某矿井塔与倒锥台基础结构的实例,井塔基础 上端与井塔相连,下端与锁口及井壁相连,将载荷传至100米深处的基础上。井塔平面尺寸为12×12米,塔高41.3米,绞车大厅标高30米,安装一台JKM28×4(I)  相似文献   
4.
聚羟基丁酸酯球晶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计算技术的显微数字分析系统,结合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研究了晶态高聚物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细观结构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实验用的PHB球晶是台阶式生长或螺旋式生长,其生长台阶高度差在200nm~500nm之间;PHB球晶同心圆环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同心圆环的环间距增大.球晶结晶度、球晶尺寸对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非稳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重网格技术,不考虑轮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假设润滑剂为牛顿流体,考虑齿轮重合度对轮齿载荷的影响,根据实际轮齿载荷谱简化的轮齿载荷函数,求得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非稳态热弹流润滑问题的完全数值解。结果表明,考虑油膜温升后,温度对轮齿啮入和啮出点的油膜厚度有显著影响。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最大油膜压力、最高油膜温升和轮齿间摩擦因数最大值都发生在啮合节点附近。在传动比大于1时,齿轮啮合过程中的最小油膜厚度通常在轮齿的初始啮入点。两轮齿间的油膜温升和摩擦因数受滑滚比、卷吸速度和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齿轮瞬态弹流润滑的多重网格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重网格技术,考虑了轮齿上的载荷、啮合点的卷吸速度与综合曲率半径随啮合线的变化,求得了齿轮传动瞬态弹流润滑的完全数值解。揭示出最小膜厚、最大压力沿啮合线的变化,讨论了齿轮传动比对压力与膜厚的影响.给出了几个导致润滑失效的危险啮合点的压力与膜厚分布。  相似文献   
7.
冲击载荷作用下齿轮动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整个齿轮,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齿轮动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齿根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冲击载荷对临近轮齿的影响,并与静态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了不同脉宽冲击载荷对齿根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45钢拉伸试验与纳米压痕试验得到的弹性模量,分析了影响纳米压痕测试精度的因素及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压痕法得到的弹性模量大于拉伸试验法得到的弹性模量;压头形状与尺寸、试样表面粗糙度、定位零点等是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压头尖端的不规则形状使得压头在压入材料的初始阶段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9.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非稳态弹流润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考虑轮齿在不同啮合点处的曲率半径、卷吸速度、轮齿载荷随时间的变化,考虑压力对流体粘度和密度的影响.利用多重网格技术求得齿轮非稳态弹流润滑的完全数值解。分析了单双齿承载载荷谱和啮入冲击载荷对齿轮弹流润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单个轮齿的啮入冲击载荷以及曲率半径、速度沿啮合线的变化,用多重网格法模拟了轮齿从啮入到啮出的整个时间历程,分析了沿啮合线的油膜压力与膜厚的变化,并与静态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