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机械仪表   3篇
无线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为打造更高水平的城市配电网,探索典型接线模式的评估及选型方法成为必然。首先基于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等发展目标,建立典型接线的双层评估指标体系,并构造隶属度公式对正、反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提出E-熵权法改进底层指标赋权,有效避免了权值极端“分化”,由此对上海“钻石型”接线等6类典型接线模式的目标指标进行了百分制评估;最后由层次分析法对目标指标赋权,并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超效CCR模型(supper effectiveness Charnes-Cooper-Rhodesmodel,SE-CCR)构建指标体系的效率转化指数,进一步离散各接线模式的综合评分,最终通过推荐系数为选型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电源(DG)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现依据最小生成树的概念,建立孤岛划分权值模型,以恢复负荷最大为目标,对生成树进行孤岛再划分,并通过IEEE118节点配电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孤岛划分策略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SPC3的桥梁健康监测PROFIBUS-DP智能从站。该从站采用协议处理芯片SPC3实现从站接口协议,由片上系统C8051F020控制从站的总体运行。从站解决了当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差、数据传输速率低、布线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鉴于传统数据采集系统的缺点,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FPGA的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选择多通道ADC器件ADS8364对结构状态信息进行采样与转换,用FPGA内部的控制逻辑代替复杂的外围电路。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同步数据采集,获取准确、可靠的结构状态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短路,接地故障、过载、有功或无功负载共享等系统故障引起的全网断电问题,利用一种新的基于观测器的快速减负荷系统,设计了一种负载转矩限制控制器。利用船舶推进器模型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引入全波傅式测频算法,并实时的测得电网的频率;最后针对船舶推进器转矩控制进行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观测器测得的频率低于某一限定的频率时,负载转矩限制控制器快速的减少推进器的转矩。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格规划在中压配电网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流的网格划分方法是根据负荷密度将目标区域划分为A+、A、B、C四大类独立网格。现建立以最小化线路的投资成本与缺电成本为目标的网格规划模型,并寻求中压配电网网格规划中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的规划最优解,然后以IEEE33节点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EDSA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并着重介绍其短路电流分析程序,给出基本的仿真过程,对钻井船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EDSA软件中IEC 61363计算短路电流生成一个时间与瞬态电流值的函数曲线,提供更准确的短路电流,适用于钻井船电力系统的评估保护设备选型和整定继电器等.  相似文献   
8.
以智能化环境下配电网一次、二次协同规划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协同规划的基本原理,在智能化环境下配电通信网的建立促使配电网联络性大大提高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将配电线路的转供能力应用于削峰填谷策略中的平行负荷转供协同规划策略,通过选定正、负指标理想值计算方法,对平行负荷转供协同规划方案进行投资效益分析,并采用实例对此种协同规划从日负荷曲线以及单位投资增售电量的角度进行验证和判断,进一步体现此种协同规划方法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网弹性影响下运维检修如何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网弹性与运维检修映射关系、多路径优化的运维检修决策。首先,提出弹性恢复效率指标与运维检修资源配置、恢复负荷、供电恢复时间及经济损失的映射关系;其次,为了使电网供电恢复时间最小,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运行检修路径选择模型,为运维检修人员到达故障点提供优选路径;再次,为了更加合理优化的决策,建立弹性影响下路径优选的运维检修决策模型,提出相应的目标函数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算法转换的约束条件,并提出CONOPT求解器在GAMS平台上的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浙江某区域实际电网,正向提出运维检修决策策略,反向将运维检修决策映射到弹性指标,分析配电网弹性恢复率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