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5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柴西南地区)的基岩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已发现昆北等油气藏。为明确研究区基底断裂的控藏作用与成藏模式,开展了钻井岩心分析、测井分析和三维大连片地震资料解释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柴西南地区深大断裂较为发育,并控制了基岩油气藏的分布;同沉积逆断裂Ⅺ号、Ⅷ号及阿拉尔断裂早期活动控制了三大生烃凹陷的发育;基底的深大断裂在关键成藏期均比较活跃,为油气初次运聚成藏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②深大断裂控制的古隆起区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区,且风化壳中裂缝和溶蚀孔十分发育,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③基岩风化壳上覆泥岩盖层的封盖能力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深大断裂的晚期活动会降低盖层对基岩油气藏的封盖能力;④建立了以深大断裂为核心的基岩油气成藏模式,即紧邻生烃凹陷的深大断裂-古构造背景-优质的泥岩盖层共同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与成藏;⑤深大断裂上盘的扎西鼻隆、乌南鼻隆和跃进斜坡的Q3古鼻隆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该研究成果对于柴达木盆地基岩油气藏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震偏移成像处理预测的速度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精细时深转换和地震速度三维建模解释精度的要求,根据地震波动性及旅行时特征,提取出叠前地震道集速度数据中包含的速度特征信息,采用与测井声波速度相互转换、交叉验证、分层约束的速度建模方法,综合考虑地震预测的特征速度与测井声速之间的误差,采取分层段、分尺度三维约束校正,实现了地震低频速度信息和薄层速度相对高频信息相互融合。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测试认为:采取最佳时窗步长为15~20 ms,实现叠前地震道集中特征速度提取与在测井速度质量控制下连续速度的预测结合,该技术在地震成像处理、地震速度建模、构造变速成图等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速度精度。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青藏高原区域构造背景,位处两大汇聚板块的过渡地带,并与周缘造山带相伴生;发育于被动板块边缘之上,自中生代以来,其分别经历2次由弱到强的拉张和挤压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系列复杂构造样式。就形成机制而言,柴达木盆地是柴达木微板块向北俯冲碰撞及相应的南祁连山不断隆升和向南逆冲—推覆北昆仑山不断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地震地层学以及钻井资料研究和分析,揭示出柴达木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不同的盆地演化阶段,即早—中侏罗世断陷沉积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伸展盆地反转和相应挠曲型盆地形成阶段、晚白垩世—始新世盆地整体缓慢平稳沉降阶段、自渐新世以来印度—欧亚大陆强烈碰撞引起的盆地挤压和抬升阶段,特别是在第4个演化阶段使柴达木地块处于明显的挤压和抬升状态,并逐渐形成盆地的现今地质结构。最后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指出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地区中浅层上干柴沟组(N1)至上油砂山组(N22)地层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英雄岭东段英东断背斜砂37井以东至乌东斜坡下油砂山组(N12)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发育的规模、平面分布特征、变化规律,骨干断层平面形态、延伸范围、圈闭发育条件、油源条件和油气显示情况等方面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英东断背斜砂39井以东至乌南断鼻乌28井以北区域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具备发育构造圈闭和构造背景上的岩性圈闭的地质条件,勘探潜力较大,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域。  相似文献   
5.
运用前馈神经网络对轴承寿命分布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基于维修窗的维修决策模型。首先运用神经网络对轴承寿命分布的均值和方差进行预测,从而得到轴承的寿命分布,提出基于维修窗的维修决策模型,并与基于阈值限维修模型进行对比。并对不同的维修窗位置与最优维修点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运用轴承全寿命退化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两种模型的维修费用率,得出在一定的时间区间采用基于维修窗的维修决策模型优于阈值限维修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装备研制过程中的维修保障信息冲突问题,基于维修保障信息演化机制研究了维修保障信息耦合性问题。基于维修保障信息谱研究了信息耦合性描述问题,包括信息耦合深度、信息耦合广度和信息耦合性敏感度;基于独立公理研究了维修保障信息冲突产生机理、判断方法和消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解维修保障信息冲突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紧邻红狮生油凹陷的红柳泉地区是柴达木盆地岩性油藏最发育的区带之一。通过对红柳泉地区主要目的层E13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指出沉积坡折带控制下发育的有利沉积微相是红柳泉岩性油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是红柳泉地区岩性油藏主要的储集体类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红柳泉地区已发现了规模性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台南构造生物气藏分布范围广,生物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规律十分复杂,且该区地震资料品质差,反射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区生物气的勘探开发。在高精度地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地震属性进行提取和筛选,并结合实钻测井资料,确定了三湖地区台南构造最能反映储层生物气变化特征的3种地震属性——平均频率、吸收系数、烃指数。经钻井资料证实,3种地震属性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台南构造生物气储层的地质层位及平面分布范围,为台南构造气田拓展及其边界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星地融合网络架构下,用户业务需求和网络拓扑的动态性都会导致原有应用场景下的资源配置与服务部署不再完全适用,如何高效获取最优服务迁移策略是提供连续且高质量业务保障和服务支持的关键.针对业务需求调整和网络拓扑变化引发的服务迁移重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与量子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动态服务迁移重构策略优化算法——FQGA-SR....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行星变速箱的退化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于机械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 and health management,简称PHM)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行星变速箱的退化特性,首先,在峭度谱信号处理和构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型峭度谱,在特征参数提取过程中用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简称RMS)代替峭度,将其称为RMS谱,RMS谱能够同时从时域和频域分析系统退化过程中各个频带RMS的变化趋势;其次,在峭度谱原理的基础上研究RMS谱和RMS归一化谱的原理,并用公开的轴承数据解释新提出方法的数据处理流程;最后,用新提出方法对行星变速箱的退化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发现不同频带的RMS趋势不同,而且有些频带能比较稳定的反映退化过程,有些频带对加速退化阶段比较敏感,这些结论对提取适合行星变速箱故障预测的退化特征参数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