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内燃机缸内复杂空间三维动态网格生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合网格拆解为静态和动态2个区域,提出了在活塞和气门运动方向上拉伸和压缩网格空间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3D动态网格可以应用于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某公司化肥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利用吸收式换热机组,制取热水供暖气系统应用并进行了节能效益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装置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医用小型棉签机(专利号:92212424.8)核心部件梳棉棘辊的研制过程。研究表明:棘辊圆周上螺旋线数和转速是决定梳棉质量的关键因素。螺旋线数太多或太少均会出现返花现象,转速太低会出现缠绕现象。文中给出了螺旋线数的计算方法及转速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确定卡环嵌入式接口线切割轨迹的画法几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确定嵌入式三维接口线切割轨迹的画法几何方法.在AutoCAD软件环境下,建立卡环的几何模型,用三视图和画法几何方法优化线切割平面,用电脑扫描的方法测量线切割平面的位置和角度尺寸.研究表明,对于Φ100卡环,保证完全根切、不留残余根高的线切割平面P1最大偏角是35°,清根距离为3.25mm;保证凹端上部强度的最小偏角是24°,清根距离为3.69mm;线切割平面P1的偏角应该在24°~35°之间.虚拟加工绝对误差小于0.02mm,相对误差小于0.6%,可以在线切割加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理想弹塑性材料弯曲回弹分析及回弹弯矩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弯曲回弹应力应变变化过程,推导了矩形截面杆回弹弯矩、回弹曲率的计算公式(14)、(11);发现经典纯弯曲理论确定回弹弯矩的方法与公式(14)比较存在较大理论误差。  相似文献   
7.
刘金武  张国才 《钢铁钒钛》1995,16(4):40-43,49
针对攀钢炼钢厂模铸铝型发热剂价格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价廉的绝热保温覆盖剂取代铝型发热剂。对钢锭帽部传热过程,防缩孔作用机理及防缩剂的性能进行了探讨。经几年生产使用证明。覆盖剂保温效果与铝型发热剂相当,钢质量符合现代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车身覆盖件3维激光切割的工艺技术特性,采用3维5轴联动激光切割装备以及自动编程软件PEPS Pentacut分析了车身覆盖件3维激光切割的特殊工艺,提出了切割过程中特殊工艺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切割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际的3维激光切割过程中,针对碰撞问题,通过添加工艺点,调整切割头方向,使其偏离法线方向一个角度便可消除;针对过烧缺陷,通过修改工艺点法线的方向和密集程度、采用脉冲激光或采用空气作为辅助气体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针对变形难题,通过均布夹钳或修改程序等方法可有效解决.兼顾切割质量和效率,应在穿孔、上下坡及转角的轨迹段采用脉冲激光,在平缓轨迹段采用连续激光.采用3维激光切割技术取代传统工艺的修边模和冲孔模进行车身覆盖件的加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自动轻油燃烧机技术是现代燃烧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的结构及其技术特点,给出了全自动轻油燃烧机燃烧头部件、燃油系统、空气系统及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并对其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梁  欧阳联格  刘金武  欧阳莎 《机械》2021,48(11):25-33
为了解决新型铰接式弯管的变形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铰接式弯管进行建模和流固耦合分析,发现原始弯管两侧中部内凹、弯径增大、最大应力超过许用应力,据此提出了导流器错位排布方案.结果 表明:采用方案三错位排布导流器方案、将导流器间距设为70 mm时得到最优方案,优化后的弯管4最大应力由178.12 MPa降低到92.4 MPa、降低了52%,弯管12最大应力由289.52 MPa降低到135.4 MPa、降低了47%,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为180°弯管导流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