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两种测量观片灯亮度值的传统方法—亮度计直接测量法和照度计直接测量法,通过总结其优缺点,首次提出了一种利用黑白密度片衰减观片灯照度值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测量简便快捷,可对测量精度和量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火箭起始扰动测试系统,使用PSD器件接收并记录光点的快速运动过程,代替了一般光学杠杆技术的光点显示屏及高速摄影机,这样可以实时显示光点的移动过程,减少辅助设备,使数据处理大为简化,提高测试精度,便于靶场实际应用,能用于火箭发射过程起始扰动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攀钢教育处作为企业办学的主管部门,肩负着十多万职工子女的教育重托。教育如何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为企业职工解决后顾之忧,为各行各业培养“紧缺人才”,是公司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教育处需要改变常规和传统的办法,寻找适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本地特色的新路子,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构建跨世纪教育工程,迎接21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对楔块式超越离合器的特点,楔块超越离合器与联轴器作为一体的产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孔炜  孙慧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33(A01):150-154,163
在二维地震剖面解释中,相交剖面普遍存在时间,振幅,相位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给构造及岩性解释带来许多麻烦。为此,本文提出了二维地震剖面的时间,振幅,相位的最小平方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在最小平方意义下,求取实地震道三个标度(时间,振幅,相位)的校正因子,再通过校正来实现剖面间的互相匹配。实际应用表明,通过三个标度的一致性校正,整个二维地震测网内剖面,特别是构造及地层的对比,复杂地区的剖面得到了很好的闭  相似文献   
6.
孔炜 《计量技术》2003,(2):41-41
在开展测色色差计检定时 ,一般都根据检定规程《JJG5 95 - 89测色色差计》所要求的标准色板。该色板每套五块 ,质地为陶瓷 ,工作面分别施以白、红、绿、蓝、黄五种颜色的釉 ,有一定光泽。我们在检定中发现 ,对某些被检仪器 ,用该仪器的工作标准白板校准仪器后进行逐项检定 ,其准确度有可能超差 ;而用标准色板中的白板校准仪器后再进行检定则不超差 (而在检定规程中 ,并未明确规定用哪块白板校准仪器。)出现这种情况的仪器有一个共同点 ,其工作标准白板表面光泽很低或几乎无光泽。而工作标准白板表面有一定光泽的仪器在两次检定中准确度示…  相似文献   
7.
将载荷识别技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启动超越离合器受载分析,采用试验模态分析理论和载荷识别原理,导出了系统的频响函数矩阵,对超越离合器受载进行了识别,数据处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印尼SP区块西北部的沉积充填可以划分为两套二级层序(即古近纪断陷层序和新近纪坳陷层序)和6套三级层序。古近纪断陷层序形成于盆地裂谷期,主要发育湖相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工区的西北部;新近纪坳陷层序形成于盆地的坳陷期,主要以海相沉积为主,沉降中心转移到工区的东南部。本区主要发育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断陷层序发育两套,坳陷层序发育一套。通过对地震资料和石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对本区的勘探目标进行了优选。最新的钻探结果表明下部断陷层序取得了有意义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综合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35口井的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从沉积角度对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进行分类及评价。该区储集层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主要沉积微相包括冲积扇、河道、三角洲分流河道、滨浅湖滩坝以及泛滥平原砂滩等,非均质性很强。根据岩性、沉积相带和物性参数,将储集层划分为3类。物性最好的I类储集层是曲流河道和三角洲分支河道的中—细砂岩,主要分布在南八仙、马海以及北丘陵等地区;物性中等的Ⅱ类储集层岩性为中—粗砂岩和含砾砂岩、砾状砂岩,以辫状河道砂体为主,包括部分滨浅湖滩坝砂体;物性较差的Ⅲ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泛滥平原砂滩、滨浅湖滩坝砂体,岩性为砾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Ⅱ类、Ⅲ类储集层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0.
潘建平  孔炜  于清 《上海计量测试》2009,36(6):33-33,34
光泽是物体的一种外观光学特性,表面平滑材料受到可见光照射时,产生有方向性的镜向反光,同时在表面及其以下的粒状结构中因漫射而发出一定的光亮和颜色。镜向反射的结果使材料表面所获得的光泽称为镜向光泽,其反射能力的大小称为镜向光泽度。镜向光泽度是对镜向光泽的相对测量。参照标准是以折射率nD=1.567的黑玻璃,假设其平面在得到理想抛光的状态下,由该平面对自然光束进行镜向反射,并定义此时的光泽度值为100.0光泽单位。镜向光泽度的符号为Gs(θ),单位为光泽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