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并认为加强施工过程主要工序的管理。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拌制质量和加强养护对消除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基于铭牌数据辨识电动机模型参数时人工增加近似约束条件的不足,提出新的辨识电动机单笼和双笼模型参数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以计算效率偏差最小为目标,以电动机定子电流、输入无功、最大电磁转矩和起动参数等重要性能指标等于铭牌值为约束条件,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科学性。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表明,采用所提模型与算法计算得到的模型参数能够更好地反映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日常巡检测温不能测出配电设备线耳温度峰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超温变色线耳护套,包括包裹线耳的壳体和贴于壳体上的变色示温片。该装置通过安装缺口将护套套接在线耳与导线的压接处,当线耳温度超过变色示温片的额定温度时,变色示温片会变色。由于采用的是不可逆式的变色示温片,当温度降至变色示温片的额定温度后,颜色不再恢复。根据线耳颜色变化,运维人员在检查时能得知线耳在这段时间内的温度峰值情况。  相似文献   
5.
传统扳手在紧固螺栓螺母时,由于扳手头和螺母的几何约束关系使其无法在狭小的空间中使用,给配电线路铁塔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基于此,提出研制一种配电线路铁塔方便扳手,可根据螺母不同安装位置适时调整扭矩,实现连续操作。该新型扳手结构简单,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Au-Ni/SiO_2双金属催化剂,以含体积分数1%噻吩的正己烷为原料,考察了Au与Ni负载量(质量分数)、硫化温度与硫化时间、反应温度、液态空速、氢气与原料油的体积比(氢油比)等因素对Au-Ni/SiO_2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采用N_2吸附和TPR方法对Au-Ni/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u-Ni/SiO_2催化剂中Au和Ni的负载量均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有一定影响,Au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硫化程度较高的Au-Ni/SiO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活性;Au-Ni/Si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不是影响该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Au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5%和5.0%的Au-Ni/SiO_2催化剂在400℃下硫化120min,在常压、反应温度400℃、液态空速低于3.6h~(-1)、氢油比2000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并认为加强施工过程主要工序的管理,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拌制质量和加强养护对消除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清洁催化工艺合成十二(碳)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离子交换树脂在5A分子筛作为脱水剂的条件下,催化十二(碳)酸和乙醇合成十二(碳)酸乙酯。实验发现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酯化性能良好,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收率高等优点。本文研究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及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是,醇酸比10∶1,回流时间13h,阳离子交换树脂用量为月桂酸用量的12%,分子筛用量与理论生成水质量比为10∶1,采用无水乙醇作原料。十二(碳)酸乙酯酯化产率可达到90.1%。  相似文献   
9.
广东沿海地区10 kV配电线路使用的传统的安健环标示牌由于地理环境因素使用寿命只有4年左右,且由于台风等恶劣天气使线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提出研制一种新型沿海10 kV线路安健环标示牌,从技术层面进行革新改造,有效改善传统标示牌所存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配网自动化调试中需进行一次通流试验,以检验配网自动化成套开关故障跳闸的可靠性,现时采用传统的钳表进行一二次侧同时测量误差较大,且可能破坏终端内部的二次接线,通过对一次通流试验的流程分析,并结合终端二次接线规格,研发出一种针对一次通流试验的专用钳表,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保护了设备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