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张万红  方亮  岳敏  于作龙 《电源技术》2006,30(2):100-103
就天然石墨粒度及其分布对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7种不同粒度分布的天然石墨按相同工艺制成模拟电池,测试电池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库仑效率及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粒度增大减少了首次充放电容量,较小粒径的石墨粉首次不可逆容量加大;偏心型粒度分布对提高首次效率有利,但减少了首次充放电容量。实验表明:颗粒度D50在16~18μm,且分布呈标准正态分布,电池有较好的初放容量及首次效率。  相似文献   
2.
铁法DT3井与沁南TL007井煤层气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我国目前煤层气产能最高的DT3井和TL007井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煤层气排采历史和排采参数的对比分析,结合煤储层物性实验成果,发现理论计算的饱和度和临界解吸压力与实际排采不一致,指出了控制煤层气产能最关键的参数是煤储层的相对渗透率和井底压力,提出了平衡开发是煤层气产能稳定、持续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求解超越方程,迭代计算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碳热还原法,以纳米碳、改性天然石墨为碳源还原SnO2,并用沥青进行二次碳包覆,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Sn/C。对样品进行了XRD、SEM分析及充放电性能测试。SnO2被过量的碳还原,形成粒径为1~2μm的金属Sn球。以改性天然石墨为碳源制备的样品,首次充电(脱锂)、放电(嵌锂)比容量分别为412.4 mAh/g和591.1 mAh/g;第20次循环的充电比容量为342.1 mAh/g,库仑效率从第2次循环开始均在97.0%以上。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万红  方亮  岳敏  于作龙 《电池》2006,36(1):50-51
采用碳纳米管(CNTs)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添加剂,测试了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2%(质量比)的CNTs,使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提高29.4 mAh/g和45.1 mAh/g,经20次循环,容量未见衰减。这是由于CNT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储锂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SHS-铸造法制备Al2O3-Fe表面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与铸造工艺结合起来,制备了铸造钢基表面Al2O3-Fe表面复合材料,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7.
在转炉整体平移的施工方法中,一般采用八角立柱无缝钢管立柱进行设计,在济钢120吨(210吨)转炉工程中借用了结构施工的两根钢梁进行修改,设计成四根钢柱,采用的工装平台材料量与八角无缝钢管式立柱设计节约约15吨,并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各种石墨(碳)电极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电极嵌锂程度的增加,其交换电流密度(i0)增大。热解炭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小,轴定向结构的石墨化碳纤维GCF的反应活性有所提高,改性天然石墨SMG表现出最大的交换电流密度。交换电流密度主要取决于碳材料表面碳原子含量及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碳原子含量较高、活性增强时,碳材料的交换电流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¹������ۺ����ú�������ԶԱ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Powder River Basin)的煤层气地质资料,探讨了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两盆地煤阶、煤岩、煤质、含气量及饱和度等物性条件,指出了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在煤层气含量构成、渗透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相烧结法将爆炸压实后的WC钢结硬质合金粉末复合在碳钢表面,对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界面组织和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覆层硬度、界面过渡层厚度和抗剪强度均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最佳烧结温度为1350℃,界面过渡层厚度约为38μm,抗剪强度达到106 MPa;界面存在元素的互扩散,过渡层组织为珠光体,覆层中相结构为WC、Fe3W3C和铁素体;WC钢结硬质合金覆层与碳钢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