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半人工热电偶夹丝测温法的转速单因素实验,研究在高转速环境下温度随速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切削区温度与速度的初步规律,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火花加工技术作为特种加工技术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加工领域.但是影响其工艺效果的因素颇多,比如,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压和峰值电流等电参数,以及抬刀时间、加工面积和冲油方式等非电参数,参数的合理选择直接决定其加工效果.针对加工工艺参数选择难的问题,设计了以电参数为主要因素的多因素正交试验,利用神经网络与灰色系统理论结合的思想,对试验数据建立了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能充分反映机床的工艺特性,具有精确的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为电火花加工工艺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高速电火花线切割作为特种加工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加工领域。但其加工过程是一个多参数、多变化的过程,为建立一个具有一定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的模型,通过尝试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初始权的思想建立GA-BP模型。试验表明,在相同参数设置下GA-BP比纯BP模型更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对后续仿真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经融入到各种加工制造行业。针对某品牌洗衣机专用三通管进行注射模设计,首先,分析了塑件工艺性,提出了一模二腔、镶嵌式和平衡式布置型腔的思路;然后,选择以最大截面为原则的分型面和便于成型的侧抽芯;最后,为了排气顺畅,设计了推管强制脱模。经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模具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过程的复杂性、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加工参数变化而引起的时变性,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比较艰难,尤其对工艺效果预测与优化更为关键。经过试验利用传统方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建立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模型,试验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地反映出加工特性,得到了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符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仿真。并以MATLAB为平台的仿真模块化实现,较大的提高了仿真效率,对以后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中,最能全面反映电动机运行状态的唯独有振动信号。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该方法采用小波包分析对振动信号消噪滤波并计算频带能量,随后根据振动信号大小提取其能量特征值,并以此建立电动机故障诊断的BP神经网络模型,再以Matlab软件的仿真模块为平台,最终开发了雨刮电动机故障诊断的智能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雨刮电动机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高加工速度和高表面质量是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找到影响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即在刀具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主轴转速、加工速度、轴向深度、径向深度的不同切削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找出影响表面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实际操作者选取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加工速度和高表面质量是高速铣削加工技术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找到影响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设计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即在刀具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主轴转速、加工速度、轴向深度、径向深度的不同切削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找出影响表面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实际操作者选取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为了快捷、全面地获取其表面质量的加工工艺特性,设计了L9(34)多因素正交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小样本、简单与神经网络非线性超强的特性,建立了灰色神经组合模型,试验证明该模型具有精确的拟合精度和理想的泛化能力,为高速铣削加工工艺的仿真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