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木霉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防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用于农田的木霉生防菌作用形式有直接地制备杀菌剂,木霉孢子导入作物定殖抵抗病害,以及将生防酶基因导入农作物生产高产抗病虫害作物。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使用木霉的分生孢子是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繁殖体类型。基于分生孢子的生长特点,生防机制,对其抑菌作用,受外界影响因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对52株木霉菌株进行尼罗红染色、菌丝油脂提取和纤维素酶、木质素降解酶活力测定,发现一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Q2-37为最优菌株.该菌株干菌丝中的油脂含量为(20.5±0.36)%.以玉米秸秆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质上培养Q2-37,每利用100g玉米秸秆粉可以产生(1.188±0.028)g油脂.对受试菌株提取得到的油脂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木霉干菌丝的油脂含量范围在(12.6±0.31)%~(20.5±0.36)%.该研究表明,木霉利用植物秸秆生产油脂为生物柴油提供廉价原料是具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红曲霉(Monascus )液态发酵生产Monacolin K的能力,一种新型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被应用于产Monacolin K红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工作;同时,通过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 )平板对峙培养的筛选方法,选育获得较初始红曲霉菌Monacolin K产量提高60%以上的突变菌株MP60-6。确定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甘油5%,米粉50 g/L,蛋白胨15 g/L,NaNO3 2 g/L,MgSO4 1 g/L,ZnSO4 2 g/L,KH2PO4 1.5 g/L,并进一步确定在发酵第3、第4天添加0.1%的乙酸和0.2%的柠檬酸,发酵第8天补加10%的甘油。在上述条件下发酵17 d后Monacolin K产量可以达到1 302 mg/L,为出发菌株产量的2.66倍。  相似文献   
4.
陈凯  李纪顺  杨合同  郭勇  扈进冬  黄玉杰 《农药》2006,45(9):632-633
0.2%α-吡喃酮WP的有效成分为5,6-二氢-6-戊基-2H-吡喃-2-酮(5,6-dihydro-6-pentyl-2H-pyran-2-one).采用菌丝速率法测定了0.2%α-吡喃酮WP的抗菌谱,含药浓度20μg/ml的PDA培养基对测试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9.3%.温室条件下用干种子量0.5%的0.2%α-吡喃酮WP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61.6%,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5.6%,较干种子量1%的40%多菌灵拌种处理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14.6%和17.9%.  相似文献   
5.
0.2%α-吡喃酮WP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2%α-吡喃酮WP的有效成分为5,6-二氢-6-戊基-2H-吡哺-2-酮(5,6-dihydro-6-pentyl-2H-pyran-2-one)。采用菌丝速率法测定了0.2%阻吡喃酮WP的抗菌谱,含药浓度20gg/ml的PDA培养基对测试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禾谷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89.3%。温室条件下用干种子量0.5%的0.2%阻吡喃酮WP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61.6%,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5.6%,较于种子量1%的40%多菌灵拌种处理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14.6%和17.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