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铸件的浇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浇注入铸型型腔中的铁水重量,即流量。对于一定的铸件,确定铸件的浇注速度,实质上就是确定铸件的浇注时间。铸件的浇注速度是否合适,对铸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如果铸件的浇注速度过高(即浇注时间过短),则对型腔的冲击大,易带入气体和渣粒,容易造成冲砂、渣眼、抬箱、涨砂、气孔、铁豆等缺陷。如果铸件的浇注速度太慢(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常温固化树脂砂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到七十年代发展较快。北京铸铁件用常温固化树脂系列,即BZF型,按含糠醇量不同,分为BZF——65,BZF——70,BZF——75三种产品,在完成一系列工艺和工作性能实验基础上,投入几个不同类型的工厂进行试验性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二、BZF脂树 (一)合成机理一般认为,糠醇改性尿醛树脂制备中的化学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甲醛与尿素聚合生成二羟甲尿,其化学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应用单双管混合热水采暖系统的工程逐渐增多。我院自1982年以来,采用此法相继设计了二十多栋住宅楼,效果较好。现以北京某十二层住宅楼为例,着重介绍这种系统的布置、立管配管和散热器的选择计算,以及测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灰铸铁与球铁缩孔、缩松的形成缩孔和缩松是铸件上常见的一种缺陷。要避免这种缺陷的产生,铸造工人就需要知道铸铁的收缩规律,缩孔和缩松的形成原因,体积的大小、形状及分布的规律,以及掌握防止这些缺陷的工艺措施。一、铸铁的收缩一般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规律。高温的铁水浇入砂型后,从冷却凝固直至降到常温,在这个过程中,体积会出现减小的现象,我们称为收缩。如果我们对收缩过程不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铸件往往会出现缩孔、缩松、裂  相似文献   
5.
在铸造生产中,有经验的师傅都知道,对于大、中型铸铁件一般经常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什么是开放式浇注系统呢?开放式浇注系统的阻流截面不是内浇口而是在内浇口以外的地方,例如设置在直浇口的顶部或直浇口底部。因此,在浇注过程中,横浇口或直浇口不一定充满铁水。这类浇注系统与封闭式浇注系统相比较,它在浇注过程中内浇口的液流速度较低,充型平稳,但是挡渣效果比较差。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各种型号的树脂必须与相适应的固化剂及适宜的加入量配合,才能使树脂发挥最大的粘结效率,以获得良好的铸造工艺性能。本文着重研究了适用于BZF型树脂砂的各种固化剂,对其最适宜加入量,和对型、芯砂性能影响,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在完成一系列铸造工艺性能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在几个工厂进行了试生产,效果良好。二、BZF型树脂砂固化剂的研究 1.固化剂的选择适用于BZF型树脂砂用固化剂的种类很多,有各种有机酸,无机酸等。在选择固化剂时首先要保证树脂砂工艺性能良好、稳定;以及氢离子浓度及释放氢离子速度;同时还需考虑无毒,无污染;来源广;成本低等诸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铸工老师傅们经常说:“三分做活七分浇”。这样强调浇注的重要性,是并不过分的。大家都知道:浇口开得不好,或浇注方法不当,往往会使铸件产生铸造缺陷,甚至会使铸件报废。浇注质量如何,当然要看浇包情况是否:良好、浇注操作是否合适和铸型中的浇口开得是否恰当。所以,浇注好不好就不光是浇注工的事,也是工艺员和造型工的事。通常,大家都把浇口杯、直浇口、横浇口和内浇口这一套说成是浇注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铸铁用常温固化树脂系列,即BZF型,按其糠醇含量分BZF—65、BZF—70、BZF—75;并对BZF—65树脂砂进行了系统的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的探讨,重点是研究原砂质量、环境温度、湿度、固化剂及附加物等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生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铸铁件用常温固化树脂系列,即BZF型的专用固化剂进行了系统的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并应用于生产,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型铸铁件生产中,广泛地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为什么呢?因为封闭式浇注系统的“窄口”是内浇口,这样可以使整个浇口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充满铁水,进入浇口的熔渣就可以留在横浇道中,因此它的档渣作用比较好。必须指出,封闭式浇注系统的挡渣作用是否能充分发挥与浇口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是否正确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