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1.
20世纪60年代韩国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依据国情 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 体制和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与跨越式发展。韩国新村运动发展是在国民伦理水平与社会发展 不相适应、农业濒临崩溃、工农与城乡差距大、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难以及文化颓废、乡风堕落、环境污染、管理混乱的农村背景 下进行的。韩国新村运动以农民脱贫致富为内在动力,使运动上升为新国家建设运动,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官民一体和“民主 导”,学者广泛参与,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和谐文明的公民社会是新村运动的最大成就。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经验,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完善财政投入体制,加强调查研究和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推动组织体制创新,保证新农村建设做 到善始善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韩国新乡村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新乡村运动是一场由韩国政府主导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全民运动。其特点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开发,激发广大农民改变旧貌的热情,让农民在新村运动中受惠,从中探索出一条扶贫、致富的道路。免费向各村提供300袋水泥,是韩国政府打响新乡村运动的“第一炮”,茅草屋变砖瓦房,油灯变电灯,则是韩国乡村面貌变化的第二步,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韩国新乡村运动的核心。期间,一首《致富歌》唱遍韩国乡村“清晨的曙光照亮,让我们振作精神,走向致富的前方。拼搏、奋斗,我们的前程充满辉煌。”深究中韩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就会发现,韩国在推进和实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与中国目前遇到的问题多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相信韩国新乡村运动的经验、教训对中国调整农村政策和产业结构、对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都会有所启示。我们更相信,中国农民的前程也一样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的农民教育与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韩国农民教育培训(一)后继、核心农民的培训2004年,韩国全国人口为4900万,其中农村人口为400万,占8.2%,农村青年人急剧减少,尤其是相对高学历、高素质的青年农民离开农村和农业的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中60岁以上的占48.7%,50岁以上的农民中后继有人只有20%左右。确保农村后备人力,已成为韩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1980年11月韩国政府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1981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此项工程不仅满足于发放资金,而更注重对农业后继者的精神、技术教育,提供经营管理、技术诊断、农产品销售、海外研修…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机械加工行业过去购买的一些数控机床,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机械因系统、电器元件老化而造成机床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间接制约着企业经济。由于控制系统更新速度较快,备品备件的严重缺乏,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造成机床停机时间越来越长。设备报废是一种资源浪费,这时进行系统及电器改造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