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掺炼糠醛抽出油生产高质量沥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掺炼糠醛抽出油,改变了丙烷脱沥青装置原料性质,通过调整部分操作参数,可提高轻脱油和重脱油的收率,改善脱油沥青质量,直接生产出合格的高标号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对马斯京根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水文灰色系统微分动态模型DHGM(2,2)进行了灰色参数的识别和检验,并对实际洪水过程进行了流量演算的灰色区间预测.  相似文献   
3.
在排查影响油井腐蚀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酒东油田油井腐蚀产物的外貌形态及X线衍射分析,确定油井腐蚀主要因素是油井采出液含水矿化度高导致的电化学腐蚀和CO2腐蚀、O2腐蚀及垢下腐蚀.此外,抽油泵偏磨导致防护层脱落加剧了电化学腐蚀.针对腐蚀因素实施了耐蚀材料、涂层防腐、牺牲阳极、化学药剂防腐措施,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及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对腐蚀因素较多的油井,采取耐腐蚀材料和加注化学药剂可以有效控制油井的腐蚀.  相似文献   
4.
5.
丙烷脱沥青装置低处理量下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施催化裂化-丙烷脱沥青组合工艺、采用丙烷脱沥青掺炼糠醛抽出油和开发实施全(部分)回炼工艺技术,可以挖掘现有装置的潜力,保证丙烷脱沥青装置在低处理量下安全平稳生产,为催化裂化装置掺渣提供充足的原料,实现减压渣油的优化加工。  相似文献   
6.
玉门炼化总厂糠醛精制装置通过润滑油生产由正序改为反序、两段萃取工艺改造、糠醛干燥塔改为负压操作、装置间物料改直输、优化换热流程等措施,将装置能耗由1639MJ/t降到1261.9MJ/t,降低了23%,溶剂单耗下降,精制油收率和加工量也有所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1 前言大口径双缝焊接钢管是某些压力容器及锅炉的重要元件。自八十年代初,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锅)引进美国CE公司300MW、600MW锅炉制造技术以来,锅炉用管材(特别是大口径厚壁管材)的需求大幅上升。为改变大口径管材依赖进口的局面及节约锅炉制造成本,从九十年代初,哈锅开展了规格为:长度4~6m,外径426~930mm的大口径双缝焊接钢管的研制开发工作。  2 研究内容21 大口径双缝焊接钢管的压制方法结合哈锅的管材的应用实际,我们选择了914×95mm规格的管子,采用通用压…  相似文献   
8.
青县流河蓄水闸建成投入运行以来,为蓄水灌溉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仅有的两次过水下,发生了严重的冲刷破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水闸冲刷破坏原理,并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法和以后操作及管理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酸高酚原油自发形成油包水乳状液的现象,通过柱层析法对原油进行组分分离,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 MS)进行分子组成分析和定量表征,并根据原油组成,系统研究原油组分与重烷基苯磺酸盐、NaCl和NaHCO3溶液之间的界面活性。研究表明:低酸高酚原油中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胶质中的链式脂肪酸是原油的关键活性组分,石油酸脱除后油水界面张力显著上升。在碱性水体中,各酸性组分均可以降低界面张力;而在其他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界面活性低,只有极性较强的羧酸类化合物能降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酒东油田注水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分析了酒东油田注水(K1g1与K1g3油藏采出水混合)结垢原因,评价了7种阻垢剂对碳酸钙垢和硫酸钙垢阻垢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结垢晶体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酒东油田注水结垢类型为碳酸钙,含少量硫酸钙垢。聚天冬氨酸(PASP)对注入水的阻垢效果最好。PASP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的羧酸阴离子与Ca~(2+)形成溶于水的螯合分子,吸附在结晶体表面的PASP降低了分子间的作用力,破坏了晶体结构,使晶体形态发生畸变,有效阻止晶体的生成。在酒东油田注入水中加入PASP可较好地解决采出水回注的结垢问题。图5表5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