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适合协同工作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网络化协同工作系统的安全认证需求,综合应用Kerberos协议、X.509证书和口令认证技术,借鉴PKI的思想,设计了一种适合网络化协同工作系统的灵活而易于扩展的安全认证方案。这个方案能够保证证书的安全分发,满足网络化协同工作系统对分散、动态的用户安全身份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游静  石蕊  孙玉强  徐建 《计算机工程》2010,36(13):68-69,72
计算系统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系统资源的损耗,为避免软件衰退导致的高成本,需要对衰退过程中的资源耗费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搭建仿真环境,模拟系统的性能衰退过程,采集衰退过程中的系统资源数据,利用小波去除噪声数据,建立资源耗费规律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对计算系统的性能做出评价,从而为软件抗衰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信任模型是整个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决定了在网络上采用信任的形式与采用该形式带来的信任风险,并提供了建立和管理信任关系的框架。可见,对于信任模型的研究在网络安全中非常重要。文章着重分析了基于PKI的各类信任模型的信任机制、认证过程及其存在优缺点,指出了各类信任模型对网络信息安全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通过总结与对比,指出了PKI信任模型的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游静  冯辉  孙玉强 《计算机科学》2016,43(5):140-145
“模糊、自治”的云计算环境中,服务品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用户主体难以进行可信赖的服务选择。在用户交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人际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推荐的综合信任量化评估模型。模型引入了时间衰减、权重两类动态因子,设计了多元化混合协同推荐算法来实现用户之间的有效协作,帮助用户正确选择可信云服务。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设计出一个分布式的原型系统,对模型的用户满意度和服务选择质量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快地提高平均服务满意度,更有效地抑制恶意服务,而且随着交互次数的增长,服务选择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游静  董小龙  苏兵  孙玉强 《计算机科学》2012,39(10):254-257
传统的性能监控系统通过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来间接地反映和评价系统的运行状态,但是该方法与用户感知的系统性能有较大出入。对于终端用户,其最直接的体验就是请求的响应时间,它受系统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理论,提出了一种对计算系统性能进行多元评价的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其通过对多种系统资源数据的分析,建立响应时间对多种系统资源的数学模型,以此预测系统性能的变化。最后,针对具体的仿真环境和采样数据,采用该算法获得了响应时间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系统的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游静  赵学龙  徐建  刘凤玉 《计算机工程》2006,32(11):42-43,4
为了对抗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老化现象,需要实施合适的软件恢复(software rejuvenation)策略。该文将单纯基于时间的和基于检测的软件恢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时间与检测的软件恢复策略,弥补了前者确定的恢复时间间隔较为保守和后者引发过高的监控成本的缺陷。对3种策略的成本分析和比较表明,文章在引发较小监控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了恢复时间间隔,从而降低了恢复策略的总的实施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自身特点,以油田局域网为基础,借助远程监控技术实施油田生产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有效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一般IS/IT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提出项目管理、知识管理、项目环境是多主体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238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项目管理有项目控制和项目协调两个维度,知识管理有知识共享与扩散、知识重用两个维度,项目环境有IT规划、管理基础和IT技术三个维度.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知识管理对系统集成项目的时间、费用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均有显著影响;项目管理对时间、费用目标的实现也有显著影响,但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影响不显著;项目环境对质量目标的实现影响显著,但对时间、费用目标的实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返排液和产出水(FPW)中污染物总量大,有机物种类复杂,毒性不确定性高,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现有研究对美国页岩气FPW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但在中国仍缺乏系统研究。综述了中美两国页岩气开采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组成情况,比较了同类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差异,并分析了两国页岩气开采产生关键有机污染物组成和浓度差异的潜在原因。研究发现,中国页岩气FPW中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浓度均低于美国(如苯系物、多环芳烃等)。中国页岩气FPW中有机物的定量数据相对缺失,仍需加强对中国页岩气场地关键致毒污染物的识别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影响芝麻酱贮藏稳定性的关键工艺和核心指标,比较了炒制工艺(焙炒温度、时间)、不同原料处理方式(脱皮与未脱皮)、磨酱次数等关键工艺条件,测定其离心析油率、沉降析油率等贮藏稳定性指标以及粒径、比表面积等物化特性,通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以及相关性分析,阐明加工工艺与贮藏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芝麻的焙炒时间对酱体沉降析油率影响显著,焙炒时间延长析油率呈现先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稳,焙炒温度对芝麻酱沉降析油率影响不显著,但是温度不宜超过230 ℃,否则产品有焦糊味,研究发现芝麻酱离心析油率与30、60、90 d的沉降析油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55、0.967,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离心析油率与芝麻酱的中位径D50、平均粒径Dav值也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2和0.913,但是与比表面积S/V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0。另外,对比了脱皮芝麻和未脱皮芝麻加工成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和黏度,发现芝麻皮的存在可以提高酱体黏度而有利于稳定贮藏,降低离心析油率,综合来看,在焙炒温度220 ℃,焙炒时间20 min,磨酱次数3次,离心析油率为3.34%,该条件下加工的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最低,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