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繁荣度十分稳定,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与制造行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随着技术种类和应用范围扩大,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开始着手寻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机械自动化的概述入手展开分析,研究了发展现状之后,系统地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当中的应用方式,最终还分析了其实际应用前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产SLC-B(L)催化剂在双峰聚乙烯管材料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开发的SLC-B(L)催化剂应用于规模为250kt/a的"北星双峰"(Borstar)工艺的聚乙烯(PE)装置,生产的双峰PE管材料的性能指标达到现行企业质量标准的优等品标准。SLC-B(L)催化剂与同类进口催化剂的动力学行为有所不同。SLC-B(L)催化剂的小试聚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同类进口催化剂相比,SLC-B(L)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较高、氢调敏感性稍差、堆密度较大、小试产品中细粉含量较低。SLC-B(L)催化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LC-B(L)催化剂的活性比进口催化剂高近20%,氢调敏感性较进口催化剂略差,生产的双峰PE管材料粉料的平均粒径略小且细粉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牛璐 《机械管理开发》2020,35(9):127-128
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在分析重介质洗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重介质密度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详细分析。逐一探析重介质密度自控系统的组成、出现的问题、操作原理以及解决措施,为其他矿井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松辽盆地白垩纪温室气候变化与有机质富集之间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高温裂解、同位素比值质谱等方法,测定古龙凹陷A井、G井的正构烷烃组分和氢同位素值。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古龙凹陷A井、G井晚白垩世嫩一段上部各个链长的正构烷烃均存在显著的氢同位素负偏移现象,其中G井、A井短链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分别出现约40‰、90‰的负偏量;中链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分别出现约60‰、110‰的负偏移;长链正构烷烃氢同位素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是整体规律与短链、中链一致;嫩江组沉积时期大气降雨氢同位素值为-76‰~-20‰,这与现今华北地区大气降雨氢同位素值(-50‰)基本一致;A、G井的嫩一段上部的氢同位素偏移事件指示该时期强烈且持续的大气降水;晚白垩世的陆地水循环加强改变了源-汇体系,使陆源输入量增加、生产力增强,有机质富集,这是导致嫩江组二段烃源岩形成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嫩江组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乙二醛容量测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家标准 G B63245 - 86 的基础上,对羰基化合物乙二醛的容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p H 滴定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比较,p H 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容量法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921A碳素钢作为海洋工程用高强钢,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海洋装备的建造。921A钢在服役期间内会遭受恶劣海洋环境以及复杂流场作用,其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是影响水下海洋装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为了明晰921A钢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规律,利用射流喷射系统研究了海洋工程用921A高强碳素钢在不同流速(1~8 m/s)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并结合电化学测量、微观形貌分析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了海水中流场、传质和锈层分布对921A钢腐蚀行为的交互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水流速从1~3 m/s升高至5~8 m/s,钢材的腐蚀损伤形貌由“流痕”转变为点蚀,海水流速增加会导致更为致密的球状锈层形成。921A钢在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受到流速、传质、壁面切应力、正应力和锈层的协同作用,锈层积累和局部腐蚀更倾向于出现在同时具有低流速、低切应力和高正应力、高传质速率特征的区域。高流速下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大幅升高是导致致密锈层和点蚀形成的重要原因。921A钢的腐蚀速率在浸泡初期受活性溶解区域的发展控制,实验后期传质和锈层成为影响921A钢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围绕流动海水中碳钢材料...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全球陆续出现的各类国际性传染病疫情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国际海运活动造成了严重且深远的影响。基于各类传染病疫情可能长期存在的现实,有必要在船舶上设立常备性质的医疗与防疫功能区。传统的大型医疗电气设备以陆地为主要应用场景,在电气上需要良好的供电质量与可靠性,在空间上则需要与其他区域形成物理隔离,因此防疫功能区在船舶上的应用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与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防疫功能区供电可靠性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供配电优化策略。通过优化发电设备的切换过程,对不同类型的负载分级以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与船舶大功率医疗防疫设备在事故工况下的正常运行,从而保障船舶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