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汝州市天泽焦化有限公司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4000kVA/35kV变压器两台,因毗邻电厂,多年来因供电电压偏高(38000±5%V).针对移相电容柜难以投运,功率因数较低,线损高,设备故障多,维护费用高实际情况,依据供电现状,通过对主变压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功率因数,实现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调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多轮发展,目前演变为以孕灾背景调查和隐患点识别的灾害地质调查。"藏东南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地质灾害调查"项目工作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有工作程度落后、地质环境脆弱和工作条件恶劣等特点。项目主要从详实基础地质数据、地质灾害规律和孕灾背景调查评价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识别等3个方面重点进行灾害地质调查工作。为了在藏东南特殊的环境中实现这些调查要求,应用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InSAR、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和简易观测等技术方法。并且总结了各类调查技术方法的适用性。通过总结经验和找到不足,从而为今后该地区的调查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 a的"三量"数据,分析了煤炭回采率的变化情况,认为煤矿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提高回采率,也才能合理利用和保护好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4.
阳煤集团一矿经改扩建后生产能力较大,而大巷主要采用3 t矿车运输,导致采区煤仓中转运输能力不足,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为此,依据采区开采煤层和生产能力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单煤仓单给煤机、双煤仓双给煤机、单煤仓双给煤机3种采区煤仓设计形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施工和使用。为不同煤层的采区煤仓设计和改造提供更多的选择,使采区煤仓设计更合理和经济实用,有利于矿井和工作面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汝州市天泽焦化有限公司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因毗邻电厂,多年来供电电压偏高,移相电容柜难以投运,功率因数较低,线损高.本文依据供电现状,介绍对主变技术的改造措施,通过提高功率因数,实现增效.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盆地天然气气田矿山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开采与利用特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地下水和土地资源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式、危害大小,并针对性的提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存在与改进的问题等,对同类项目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冰川运动的遗迹,冰碛物由于其宽级配、大孔隙、非均质、渗透性等特点,成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帕隆藏布路段规划选线中的一类特殊岩土体,并与藏东南地区的冰川型地质灾害具有关联,使得帕隆藏布流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冰碛物物性特征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室内外测试结果,归纳了冰碛物的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物理性质和工程力学特性,梳理了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研究进展,凝练了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研究中的3个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旨在为后续的冰碛物研究和川藏交通干线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松软厚煤层留顶煤动压巷道的地质特点,以阳泉某矿81206回风巷为例,在原支护参数分析与支护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对支护参数选取原则和巷道围岩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井下地质力学测试、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分析,提出高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的综合支护技术,并开发了高强度、大面积护表构件。井下实践表明,"高预应力全断面锚索支护"综合围岩控制技术,能够解决松软厚煤层留顶煤动压巷道的支护难题,保证巷道安全。  相似文献   
9.
杨栋  王军朝  杨东旭 《人民长江》2019,50(1):108-112
帕隆藏布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最重要的发育区,大量的冰碛物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松散堆积体,孕育着密集的地质灾害。通过大量案例调查及现场测试工作,总结出冰碛物堆积体斜坡3种不同的斜坡结构及其可能发生的破坏方式,包括浅表冰碛层降雨蠕滑型、较厚冲洪积物覆于冰碛层之上的水岩作用控制型以及冰碛层夹湖相沉积差异风化型。针对研究区最常见的浅层破坏模式,以测窗法面含石率及泥沙含量来描述宽级配特征,以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表示固结程度,以坡长与高度对数比表示地形要素,考虑植被覆盖及松散层厚度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建立并验证了稳定性计算公式。通过对公式的实用化进行探索,得到不同冰碛物斜坡高度所对应的坡度值,当冰碛物斜坡高度小于10 m时,坡度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二郎庙大型堆积体为例,从其成生环境地质背景和堆积体特征研究入手,通过动力地质学和斜坡演变(过程)分析法,对这一大型堆积体成因机制进行分析论证,继而形成对其稳定性初步评价,表明二郎庙堆积体整体式滑移破坏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稳定性较差,在集中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生较大面积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