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G二次开发工具的使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UG软件提供的各种二次开发工具进行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使用特点和相互关系,使得UG开发人员能够对这些工具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UG软件二次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机床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的原理,并对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弹性滑键失稳分析和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推导出弹笥滑键顺利滑移的条件;失稳时临界压力Pscr计算公式Pscr及换挡时锲入齿轮键槽的时间T′。为合理设计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档机床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档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包装机械纵向推书机构实现创新设计及仿真分析,根据工作要求设计了该机构的主要尺寸,用解析法确定了凸轮轮廓曲线方程,并在Matlab软件中设计绘制凸轮轮廓曲线,将推书机构在ADAMS建模,再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构满足工作要求,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弹性滑键变速器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以变速器最小体积和最小换档操作力为主要设计目标的弹性滑键变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通过实例对变速器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同常规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将柔性机械臂做成组合结构,利用结合面摩擦效应抑制柔性机械臂的振动。用单根叠层组合柔性臂与实体柔性臂的自由振动对比试验验证组合柔性臂具有优良的抑振性能。用弹簧摩擦副双折线模型和三次非线性弹性力模型建立组合柔性臂的动力学模型。根据组合柔性臂有限元仿真激振试验数据,确定组合柔性臂的形函数和动态恢复力滞迟回线。用动能等效原理、滞迟回线分解法和最小二乘法确定组合柔性臂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在Simulink平台上,编制弹簧摩擦副恢复力计算模块,解决含有记忆环节的柔性臂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经试验验证,用该模型参数识别方法确定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组合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性质,为组合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减振性设计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新型快捷销的结构原理及特点,重点论述了钢丝锁圈的弹性变形分析及受力分析,推导出快捷的锁紧力理论计算公式,并根据钢丝锁圈在最大弹性变形下的应力,得出强度校核的准则,这为系列化设计快捷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机床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的结构原理 ,并对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弹性滑键失稳分析和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 ,推导出弹性滑键顺利滑移的条件 ;失稳时临界压力Pscr计算公式Pscr及换挡时锲入齿轮键槽的时间T′。为合理设计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档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径向球塞式液压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根据其结构特点,建立了变速器转子和球塞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对球塞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进行了分析,为液压无级变速器的参数设计和受力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微机电系统二维微动工作台微位移机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电致伸缩陶瓷驱动器和杠杆柔性铰链机构,论述了二维微动工作台微位移机构的设计,建立了微位移机构的机电耦合模型。分析了机构的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微动工作台系统设计、改善微位移机构的响应速度以及控制系统参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促淤浮帘群的系缆力大小及其特性的研究对于布置促淤浮帘群的设计及施工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室内水槽实验,分析了群体中每个浮帘的系缆力随浮帘间距和弗汝德数的变化规律,探明了在定床恒定流条件下浮帘群后横轴回流尺度对浮帘群内系缆力的影响,得到了浮帘群的最大系缆力、各排浮帘系缆力随着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结论以及不同尺寸浮帘群的最佳间距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