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轻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味子果实、藤茎及藤皮的木质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五味子果实、藤茎及藤皮中的五味子甲素及乙素进行提取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甲醇-水(83 17)为流动相,以甲素、乙素为对照品,测定五味子果实、藤茎及藤皮中木质素的含量.结果:五味子藤皮中甲素的含量与果实中甲素含量相近,藤皮中乙素的含量约占果实中乙素含量的1...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间和酶用量对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而酶解温度和微波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酶联微波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0 g/g,酶解温度44 ℃,微波时间23 min,微波功率47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金樱子总皂苷的提取率预测值为6.15%,实际验证值为6.11%,实际值和预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16%,充分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罗布麻是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植物,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罗布麻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及罗布麻系列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可以为罗布麻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对近年来自藜芦醇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利用白藜芦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波法提取罗布麻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40 min、料液比1 15(g/mL)、乙醇浓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率为2.977%.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酶法辅助超声波提取罗布麻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酶用量、酶解pH值、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对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以响应面试验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仿真优化。结果显示,罗布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1 g/g、酶解pH5.1、酶解温度67 ℃、超声时间3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罗布麻总黄酮提取率为32.26%。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法优选虎杖茎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浸膏中白藜芦醇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虎杖茎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0℃、料液比1 15.工艺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藜芦醇与β-环糊精摩尔比为1 2,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4 h,在此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包合率为63.94%.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β-环糊精包合阿司匹林的工艺条件.方法:选择阿司匹林与β-环糊精用量比、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包合率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包合阿司匹林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阿司匹林与β-环糊精的用量比1 2,包合温度60℃,搅拌时间1.5 h.结论:用β-环糊精包合阿司匹林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和有效,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刺梨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超声法提取刺梨中的总皂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原理,以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超声法提取刺梨总皂苷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4%、液料比15∶1(mL∶g)、微波功率545 W、超声时间22 min。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刺梨总皂苷得率实际值为4.18%,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7%,充分说明了试验所建立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