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铁水用75FeSi孕育后液淬,终止其溶解过程,在溶解区中出现已经生长石墨相的非金属夹杂物,它们随后又溶回铁水中去.但已经复盖有石墨相的晶核能存在较长的时间孕育剂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碳的过冷溶液,使位于其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活化成为晶核  相似文献   
2.
在炉料中常遇到有诸如Pb或Zn等有色金属,它们之中的一部份将不可避免地要保留在液态铸铁中,从而使铸铁的铸造性能、机械性能以及铸件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在罗斯托夫农业机械厂可锻铸铁车间里,人们研究了含Pb或Zn0.05~0.15%对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铸铁系冲天炉-电弧炉双联熔炼,炉料为:炼钢生铁14~15%废钢40~45%,回炉铁38~41%和45Fesi3.5~4%。炼制的铸铁化学成份为(按重量百分比%):C2.21~2.26,Si1.39~1.47,Mn 0.5~0.54, S0.193~0.207, P0.08~0.09,Cr<0.05。冲天炉出铁温度为1440~1460℃,电弧炉出炉温度为1540~156Q℃,铸铁于 1430~1450℃范围内浇注。  相似文献   
3.
4.
硫和铸铁孕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祺 《现代铸铁》1993,(1):41-45,54
硫对石墨的形核和生长,对石墨化和石墨形态,有强烈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部分石墨基底是各种元素的硫化物,大多数硫化物与石墨晶格的失配率小于1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灰铸铁的共晶团数和强度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化学成分、铁水温度、孕育剂加入量、孕育剂品种、冷却速度等)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共晶团数和强度之间并没有什么规律性的关系,只有在改变冷却速度的条件下,才表现出了强度随共晶团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尽管所有的孕育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共晶团数,但这并不能说明强度变动的大小.所以,不能以共晶团数的多少,来衡量孕育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6.
用FeSi颗粒孕育处理少量铁水,随后液淬以中止其溶解过程,固定其液态下的组织,在FeSi颗粒周围形成了碳化硅晶体和各种形态的石墨质点,这些新生相存在的时间很短,当FeSi颗粒完全溶解之后,也随之消失,但是,遗留下的局部高碳高硅区却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碳和硅的浓度不均,或碳的高活度区的存在,为石墨的成核提供条件,这就是孕育现象的真缔。孕育现象并不与任何特定的晶核相联系。孕育的衰退是由于浓度不均随时间逐渐消失而来,衰退问题是个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7.
铬、硅对铸铁灰——白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用定向凝固技术研究了铸铁的灰白转变过程,证实铬的石墨化能力与硅大致相等而方向相反,铬的稳定碳化物的能力主要不是来自增大碳在铸铁中的溶解度,而是来自缩小两个共晶温度的间隔.根据定向凝固的数据,画出了铬对两个共晶温度影响的曲线.并用电子探针对铸铁共晶凝固组织的边界进行了研究,铬和硅两个元素在灰口组织中的偏析与在白口组织中的偏析方向相反.对关于铸铁灰白转变机理的几种理论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碳在铁水中以碳质聚合物存在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9.
郭峰  王春祺 《铸造》1989,(2):10-12,24
用热分析法测定铸铁的白口倾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取代炉前观察试块.使用配有Apple—Ⅱ型微机的热分析装置寻找冷却曲线下与白口倾向有关的特征值,发现白口倾向与热效应面积(SE)、共晶长度(LE)、液相线温度(TL)三个特征值有关.得到了计算白口倾向的数学模型,在生产中应用表明,其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