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结构原理与计算 1.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工作时,旋转螺套2,由于过渡体5与螺杆1由键4联结,使螺杆1向下做轴向移动,从而使柱塞6压入活塞7中,又因油缸8的内孔面积大于活塞7的内孔面积,实现了扩力作用。当装置达到工作压力后,转动螺母9,使其靠紧基体3上,此时再转动螺套2,使压力油卸荷,工作压力则通过油缸8、螺母9直接传给基体3。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废弃混凝土粉末、水泥与粉煤灰三种胶凝材料对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快速碳化法测试五种不同胶凝材料比例下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性能.结果表明: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中水泥比重越高,抗碳化能力越强;⑵当胶凝材料中水泥用量相同时,掺加废弃混凝土粉末的碳化性能比掺加粉煤灰的差;⑶当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  相似文献   
3.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将建筑垃圾回收加工成再生骨料重新运用到工程项目中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再生骨料的高吸水率、高压碎指标及其内部的微裂纹等缺陷限制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再生利用.本研究从提高再生骨料纯度、强化裹附砂浆及原生骨料、多次强化改性三个方面对再生骨料强化改性方法进行了评述,同时对改性再生骨料性能评价进行总结分析,建议在对改性再生骨料进行评价分级时除了考虑含水率、吸水率、压碎指标等常规指标外,还应考虑骨料来源及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以钛和Ti-6Al-4V为阳极时,阳极电流密度对结晶粒度的影响,找出了平均粒度与阳极电流密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阳极料中铝、钒含量对阴极金属的细化效应比阳极电流密度大得多。以钕作阳极电解制粉时,必须采用较大的阳极电流密度,而对Ti-6Al-4V阳极,则不能采用大的阳极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5.
砂带抛磨齿轮试验砂带抛磨齿轮的方法如图1所示,在被抛磨试件齿轮和由酚醛夹布制作作为工具齿轮之间有一条宽度较被抛磨齿轮略宽的砂带。被抛磨齿轮作为主动轮,工具齿轮作为附有阻力矩的被动轮,另有四个情轮组成砂带输送圈。众所周知,当驱动被抛磨试件齿轮转动与工具...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抗体细胞芯片自动捕获恶性胸水中癌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抗体细胞芯片技术对良、恶性胸水(各40例)进行免疫杂交。结果 80例胸水细胞芯片阳性免疫杂交点细胞呈圆形分布,细胞形态完整,结构清晰,杂交点以外无非特异性结合细胞。其中40例恶性胸水阳性杂交点为:上皮特异性抗原37例、广谱CK39例、CD44V6 36例、CD68 28例;另40例良性胸水细胞杂交点:CD44V6 5例见少量淋巴细胞。另6种CD系列抗体免疫杂交点仅捕获癌性胸水和良性胸水中的淋巴细胞、多核巨细胞,未见捕获癌细胞。结论细胞芯片捕获技术对胸水中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春福  王瑜玲 《山西建筑》2011,37(11):105-106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设计、材料和施工三个方面介绍了温度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王春福  郭朝华 《陶瓷》1994,(4):13-14
对现代生物技术在畜禽遗传育种领域内和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我国基本国情了我国畜禽育种领域发性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瑜玲  王春福 《硅酸盐通报》2019,38(8):2695-270
通过直接法研究了在水泥中掺入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矿粉时样品的水化放热速率曲线,通过各样品的水化放热曲线研究粉煤灰-矿粉-水泥三元体系水化放热模型.通过试验实测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相比,两者最大误差为8.1%,最小误差仅为3.4%,发现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符合根据水泥水化建立的水化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