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0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频分析经常被用来刻画非平稳振动信号的局部信息,而经时频变换后的特征信号具有较高的矩阵维数,很难对高维特征矩阵直接进行分类或特征提取.为此,提出了基于时频分析与β散度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算法(NMF)相结合的机械复合故障诊断方法.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取局部特征信息;利用β-NMF算法实现数据的降维,并根据特征信息重构信号;在β-NMF算法中引入加权脉冲因子(CIF),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筛选;将得到的分离信号进行包络频谱分析,实现故障诊断.以滚动轴承复合故障为研究对象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出外圈与滚动体冲击性特征,实现了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2.
生物催化是21世纪研究比较多的一门技术,有其相对于化学催化显著的优越性,发展比较快的酶催化及抗体催化,重点介绍对其在工业催化,手性药物合成方面的应用,简要介绍在环境保护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中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共同作用提取香蕉皮中的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α-淀粉酶添加量0.5 g、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5 g、α-淀粉酶水浴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6.35%±0.34%。不溶性膳食纤维与可溶性膳食纤维均有一定的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及胆固醇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4.
铅酸蓄电池板栅设计与制造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敏  王梦阳  田李燕  王淑君 《蓄电池》2007,44(3):138-141
对重力浇铸式与拉网式,连铸辊压式与拉网式的板栅设计与生产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连铸辊压式的生产方式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利用工业工艺,将碳纳米管、石墨和锌化物分别掺入铅酸电池负极材料中制备出3种铅负极板,并分别组装成电池。研究发现,在0.2C、0.5C倍率下掺杂碳纳米管的负极板的铅酸电池具有较高的电池容量。还利用红外、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得到的负极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虽然在红外和X射线衍射谱图中未见明显的区别,扫描电镜照片说明掺杂有碳纳米管的负极板的颗粒均匀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种类的碳通过工业方法掺杂到铅蓄电池的负极板中,利用IR、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化成前后负极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碳掺杂对化成前后负极板材料的结构和形貌产生较大影响,一般结晶度高、良好的有序结构对放电性能可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工业工艺将炭掺杂到铅酸电池负极板中,得到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分数炭掺杂的负极板,之后与常规的铅酸电池正极板组装成小极群,然后对得到的小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掺杂适量的炭可提高电池的容量并增强循环性能.同时证明采用一定的析氢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电池循环过程中酸液消耗量.  相似文献   
8.
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有着比较宽泛的温度使用范围,但是长期在高温状态下使用会缩短蓄电池寿命.试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高温状态下,电池寿命随着温度持续升高呈加速缩短趋势;板栅、隔板等零部件在高温状态下快速老化,丧失其应有功能,是导致蓄电池寿命过早终止的关键因素.采用耐腐性更好的合金,优化板栅结构和制造工艺,使用抗氧化性能较好的隔...  相似文献   
9.
根据数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选定实际测量的人体尺寸项目,并明确每个测量项目的测点、定义和测量方法。划分基础项目的推荐项目。编制人体测量数据库,拟定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对主测人员进行岗前专业培训。针对30个人体头面部基础项目实测空军现役男性飞行员1739人,针对23个头面部推荐项目实测空军现役男性飞行员904人。给出了各测量项目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第1、第2、第3、第5、第50、第95、第97、第98、第99百分位数数据。总体看来,数据质量稳定、可靠,为研制飞行员头面部防护装备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析身体构成影响有氧耐力的机理,探讨其相关性在飞行员筛选中的意义,得出脂肪重量与有氧耐力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单独作为预测有氧耐力的因素。还需与瘦体重相结合;应建立不同年龄、不同机种的脂肪百分比标准,对飞行人员进行筛选;用科学的锻炼方法,膳食标准来改善飞行员的身体攀构成比例及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