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在Ⅰ,Ⅲ复合型断裂试验基础上,试制了Ⅰ,Ⅲ复合型裂纹扩展速炫的度样及试验装置。通过预先测量最大主位移方向,然后用一个位移引伸计在量大主位移方向测量Ⅰ,Ⅲ复合型裂纹的位移,并换算成为Ⅰ,Ⅲ复合型中I型裂纹的张开位移,便可以应用柔度测量方法,从而解决了用柔度测量方法测量Ⅰ,Ⅲ复合型裂纹长度的问题。于是,可以进行Ⅰ,Ⅲ复合型裂纹扩展速率的不停机试验。  相似文献   
2.
3.
在扫描电镜下对U71Mn和U75V钢轨钢的Ⅰ型低周疲劳加载和准静态加载下裂纹扩展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材料没有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属准解理断裂.但从微观上看,裂纹的微观扩展路径曲折、不连续,常伴有分枝裂纹的形成.可观察到局部有韧窝、滑移线等典型的韧性断裂特征.尤其是U71Mn钢轨钢中还伴有局部的撕裂等更强烈的变形.钢轨钢U71Mn比U75V的抗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和韧性略优.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钢轨预打磨型面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速铁路的发展使钢轨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预打磨后钢轨可有效延长服役寿命。为实现预打磨最佳廓形的选择,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假设轮对横移量服从高斯分布的轮轨接触概率分析模型。据此,确定出列车运行时考虑轮对横移量的轮轨接触位置,并采用轮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相应接触应力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最大接触应力值具有显著影响,横移量为10 mm、0 mm、8 mm时其值分别为1 712.6 MPa、1 362.1 MPa、448.7 MPa。亦发现虽然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均可作为衡量不同钢轨廓形力学性能优劣的指标,但二者的预测结果并不一致,如60 kg/m(CHN60)钢轨的平均接触应力,在轨距角附近(距钢轨中心线30 mm处内侧)的值4倍于踏面中心区域,相应的累积接触应力,在踏面的中心区域的值则接近10倍于轨距角附近。为综合考虑钢轨累积接触应力和平均接触应力对预打磨型面的影响,提出加权累积和平均接触应力,并以此作为钢轨预打磨廓形优化的评价指标。依据该指标对按照打磨工程经验设计的四条钢轨预打磨廓形进行评价分析,得到较优的钢轨打磨廓形。对制定钢轨廓形优化和打磨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引言采用三点弯曲试样或紧凑拉伸试样测定材料断裂韧性,方法简便,所需的材料重量及试验机吨位都只是板拉伸试样测定方法的几分之一,但在三点弯曲或紧凑拉伸试样中,裂纹所受到的不是拉伸应力的张开,而是弯曲应力的张开。在弹性范围内,无法测定平均应力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6.
复合型裂纹断裂及扩展速率的实验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型裂纹断裂及扩展速率的实验装置的试验装置已有研究,但此装置对机械加工精度和试验机上下夹头的同心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重新设计了复合型裂纹断裂及扩展速率的试验装置,企图降低对机械加工精度和试验机上下夹头的同心度的高要求,并对此装置进行了测试,表明:此装置可行。  相似文献   
7.
应用MTS试验机进行U76NbRE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利用静态模型和Paris公式分析U76NbRE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可以利用静态模型获得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计算指定应力强度因子幅下的裂纹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复合型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情况及试验结果,并对他们的理论加以详细论述,同时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大型养路机械的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为研究对象,应用运动学理论分析了当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输入轴做匀速转动时,其输出轴做圆周性不均匀转动的性能。分别从角速比、不均匀系数和角加速度等方面对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定量表达了其不均匀性。结果表明,随着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输入、输出轴夹角、转速的增大,其输出轴最大角加速度增大,使其最大惯性力矩增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输入、输出轴夹角是影响其不均匀性的关键参数,当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输入、输出轴夹角增大时,其输出轴转角波动性增大。减小输入、输出轴夹角是提高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传动效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Ⅰ-Ⅲ复合型裂纹疲劳扩展门槛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常海  任明法 《机械强度》2004,26(Z1):180-183
以垂直于裂纹扩展径向平面上的主应力σ1 及极径r的组合量 2πr·σ1 为主应力强度因子 σ1 ,提出主应力强度因子下的复合型裂纹初始扩展准则及扩展的静态断裂模型 ,在此基础上推导复合型裂纹的门槛值方程和裂纹面扭转角公式及裂纹扩展速率公式 ,定义复合型裂纹的理论门槛值 ,进行Ⅰ Ⅲ复合型裂纹扩展试验。试验表明 ,文中提出的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