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中平凡的点点滴滴.如你,如我,如大家。平凡人做平凡的事,却并不平庸。就像机床行业里千百万的工人师傅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划出的是不平常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2.
从参展商规模到展会参观流量,从产品展示到现场贸易洽谈,从买卖双方的交流恳谈到产品订单的现场成交,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无疑已经成为引领国际工业发展新潮流的国家级先进装备制造业盛会。 今年的工博会,在规模、专业化程度、对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服务能力上都体现出了全面的增长——参加展会的中外参展企业(机构)达到1775家,展位共有4522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415个,占展位总数的31.3%。全国各省市(不含上海)参展企业的展位1844个,占展位总数40.8%。与此同时,本届工博会的专业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在五个专业展中,均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不同技术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向参观观众展示了众多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7月24日,由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合办的马恒昌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同志亲临大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同志,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德明同志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都出席了纪念大会。会场隆重的气氛和与会嘉宾饱满的精神充分显现出人们对这位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的崇敬与怀念。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不久前公布的第一批“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名单中,泊头市兴达汽车模具制造厂以其雄厚的实力名列第五位.另外一家泊头的模具企业兴林车身制造集团公司位列十一位.成为泊头市模具制造产业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11月.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收获的季节已过.人们也大都满心欢喜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中国船舶工业也并不例外,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可谓收益颇丰。在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生产经营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造船完工量达到12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其中出口船舶977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量的81%;新承接船舶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其中出口船舶5722万载重吨.占新承接船舶订单总量的89%……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床以及数控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机床行业的日益活跃,机床改造这个课题也热了起来。机床改造作为数控机床行业的一个分支,机床改造业早已被广大企业看好。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机床改造已成为机床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采用机床改造的方式恢复和提高设备能力,只需花费20%左右的资金便可将一台进口数控设备起死回生、发挥功效,比起添置新设备不仅省钱还省时间周期,因此倍受广大用户青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两年足以证明一场并购是否成功。”德国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南京代表处徐军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机床企业并购德国企业的机遇与经验”研讨会上这样说到。  相似文献   
8.
对于应力消除技术,穆建平比其他人有更多体会。曾经在某传统制造企业任职的他在应力消除技术的应用方面颇有心得。早在北京翔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振动时效消除应力系统问世之初,穆建平所在的企业就成为翔博科技的用户之一。当时的制造业领域主要靠热时效技术消除应力。然而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的背景下,热时效技术消除应力的方式显然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而振动时效技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制造技术在这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开始在国内外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站在北京第一机床厂门口环顾四周,园林化的厂区和整洁的环境让笔者全然忘记正置身于原本应该嘈杂、纷乱的制造型企业当中,传统国企的朴素氛围和现代化企业的科技元素汇集在一起,让这个偌大的厂区显得格调优雅却不失严谨,如果没有统一着装的员工在来回穿梭忙碌着,笔者或许还在怀疑这个郊外庄园式的地方就是北京第一机床厂。  相似文献   
10.
这个造就了我国机床领域多项“第一”的地方,就是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二机床”)。这都得益于北二机床紧抓机遇睿智改革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多年来,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集70多项国家、部、市级科技奖项于一身的殊荣和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在机床工具领域的整个发展过程,“北二牌”也逐渐在中国机床工业领域里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