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机械仪表   6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悬架系统快速设计开发为目的,通过UGⅡ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软件内嵌入UGⅡ软件运行,建立了轿车悬架设计开发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推理给出可供参考的悬架类型和初始参数,提供典型悬架的参数化模块供驱动,可完成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初步动力学分析功能,并具备整车性能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
汽车协同设计模型库系统应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Java关于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SQLJ)与Pro/Engieer二次开发技术(J-Link)介绍了汽车产品模型库系统的应用开发。该系统的建立,为汽车产品的协同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轿车悬架弹性橡胶衬套弯曲刚度的工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宏钟 《机械设计》2007,24(1):60-62
在线性前提下,根据橡胶衬套径向刚度在线性范围内,找出了求解橡胶衬套弯曲刚度的工程算法,经过试验验证,具有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样车建立了关键点振动传递路径的分析模型,构建传递函数逆矩阵,建立了激励点载荷计算模型。通过试验测试获取各条传递路径的传递函数和各关键点响应,以传递函数逆矩阵法对各激励点进行载荷识别。对比目标点振动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将识别的载荷用于各条传递路径的振动贡献量分析以找出振动关键传递路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曲线吻合度高,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发动机后悬置X向、排气管前悬挂X和Y向的贡献量最大,为关键的振动传递路径;进一步对关键振动路径进行传递函数与载荷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频率为25Hz和75.5Hz左右时,方向盘Z向的振动主要是由激励点载荷力过大所引起的。此结果为汽车振动原因的诊断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款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电机转子动力学。结果表明,箱体柔性对转子系统的模态有重要影响,转子系统的模态频率随轴承径向刚度增加而增加。在空载工况和重载工况下,电机转子临界转速分别为17 340 r/min和18 660 r/min。经样机测试验证,未发现不平衡质量引起的共振问题,与计算结果相符。该研究对开发混合动力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率,提出一种串联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要求在保证制动稳定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机制动,根据制动强度划分4个制动区间,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同时综合考虑车速、ECE法规、电池和电机特性等影响因素。采用Simulink与Cruise建模并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模型准确可靠,提出的串联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能量回收率,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7.
变刚度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和精确建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并整理了弹簧设计的过程,完成了实现变刚度特性的变弹簧中径,变簧丝直径和变螺旋角螺旋弹簧的设计方法,并利用UGⅡ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成功的实现了其精确数模的建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驾驶员头部声腔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原理,将汽车划分为79个结构子系统和8个声腔子系统。采用导纳法对复杂结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进行仿真,利用稳态能量流方法计算得到复杂结构的内损耗因子,计算了子系统间的耦合损耗因子。试验测量了动力总成振动和路面随机输入对车身的激励,测试了发动机舱声激励,建立了轿车的CFD模型,对车外风激励进行了仿真。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SEA分析模型,分析预测了驾驶员头部的噪声,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据此提出降低头部声腔噪声的3种措施并对比,得出最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确定五连杆悬架虚主销轴线的近似数值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数值方法确定了五连杆悬架虚主销轴线空间位置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五连杆悬架的运动学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悬架系统快速设计开发为目的,通过UGII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软件内嵌入UGII软件运行,建立了轿车悬架设计开发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推理给出可供参考的悬架类型和初始参数,提供典型悬架的参数化模块供驱动,可完成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初步动力学分析功能,并具备整车性能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