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线材酸性高速电镀致密光亮锡、锡铜合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寻找低成本、低腐蚀、低污染高速电镀锡、锡铜合金工艺 ,在含光亮剂、柔软剂DL0 1、0 2、0 3的硫酸槽中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不同的搅拌速度下 ,在Φ0 .5mm的铜线上电镀Sn和Sn Cu合金镀层。DL0 1、0 2的主要成分是无芳香族的希夫碱 ,DL0 3的主要成分是醇醛缩合物。结果表明 ,在含有DL0 1、0 2、0 3和 35g/LSnSO4 ,137g/LH2 SO4 的镀液中 ,在Jc=10~ 90A/dm2 ,v=16 0~ 314m/min时 ,所得镀层致密、柔软、光亮。在含CuSO4 ·5H2 O 0 .5 ,3.5g/L的硫酸镀槽中 ,在Jc=9,18A/dm2 ,v=16 0m/min时获得了致密、柔软、光亮的Sn (0 .3%~ 0 .6 % )Cu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辐射,以壳聚糖为原料、乙醇为分散介质、一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出最优合成条件为:mNaOH/m壳聚糖为1.5;mclCH2COOH/m壳聚糖为1.5;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60℃;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出发,结合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多媒体的人机交互性,多媒体智能化等方面的特性,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围绕“协作”、“互动”、“个性化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的策略,摸索新的化学教学方法,开发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松节油深加工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自1989年以来有关松节油深加工研究方面的154篇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揭示了松节油深加工研究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松节油深加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镁还原渣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近年来硅热法炼镁的迅猛发展,镁还原渣也越来越多,如何的利用好这些镁还原渣,将其变废为宝,是摆在镁冶炼科研和生产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通过这些年科研和生产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实践,目前,镁还原废渣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也比较好的利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以及笔者在镁冶炼方面的科研和实践经验,对近年来镁还原渣的综合利用给予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硫酸光亮镀锡、锡钴合金镀液极化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3种希夫碱光亮剂(DL01、DL02、DL03)及CoSO4在电镀时的电化学行为,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了含新型添加剂的硫酸光亮镀锡、锡钴合金镀液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含DL01或镀锡光亮剂FB的硫酸镀锡溶液中,Sn2 的还原峰电位分别为-0.275V及-O.265V.在含DL02或DL03的硫酸镀锡溶液中,有2个Sn2 的还原峰,低电位还原峰分别为-0.160,-0.240V;高电位还原峰的电位分别为-0.395,-0.410V,并使大量析氢电位峰负移-0.080,-0.100V.在含DL01、DL02、DL03及Co-SO4的镀液中,当SnSO4为20 g/L时,Co促进了Sn的沉积产生共析;当SnSO4含量为40g/L时,Co2 的极化作用及共析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TG-DSC 和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考察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探讨煅烧温度和银掺杂量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银掺杂二氧化钛提高了二氧化钛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当Ag掺杂量为1.00%、煅烧温度为450℃、催化剂用量为0.05 g时,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降解4 h 后,降解率达到92.57%,是纯二氧化钛的4.51倍;紫外光条件下降解2 h达到84.54%,是纯二氧化钛的2.27倍.  相似文献   
8.
为消除Cu2 的干扰,防止Sn2 ,Sn4 的水解,建立了一套采用解蔽返滴定法,不经分离对新型酸性光亮镀锡铜合金镀液中的锡进行测定的分析方法.在pH值为5.5的醋酸-吡啶缓冲溶液中,用2.5 g NH4F解蔽,4滴XO、1 mL CPB指示终点,锌盐返滴定镀液中的锡.结果表明,选择3.0 mL H2O2,1.0 mL甘油,加热6 min对测定结果无影响.1.0 mL抗坏血酸,2.0 mL硫脲可掩蔽Fe3 及Cu2 的干扰.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达99.80%以上.适合镀锡、锡铜合金镀液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石油资源短缺和环保意识增长,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也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发展历程,对较典型的传统工艺如蒸馏-白土工艺、蒸馏-硫酸-白土工艺和蒸馏-加氢工艺进行了概述,并分析各类型工艺方法的优缺点。重点探讨了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如分子蒸馏工艺、溶剂精制工艺和膜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和发展前景。总结国内外学者针对以上新工艺的研究,发现分子蒸馏工艺虽然对废润滑油原料的要求有些苛刻并且设备的前期投入较大,但其具有再生废润滑油效率高、品质好等优点,适合大型工业化;超临界流体与膜耦合技术继承了两种技术的优点,大幅提升了废润滑油再生速度和效果,随着机械强度大、化学稳定性好的无机膜材料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快速发展,该项技术也必将成为废润滑油再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富硒脐橙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临界流体(SFE)萃取的方法从干的富硒脐橙皮中提取脐橙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CO2在高压下处于超临界状态而萃取分离各种有用物质的一种先进技术.由于无毒、无污染、分离简单,因而广泛应用于油脂的提取、分离.使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法的优点在于CO2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从而避免了溶剂蒸馏等后处理过程,可大大减少组分的损失.本实验通过正交实验(33):压强为110bar,120bar,150bar;温度为40℃,45℃,50℃;萃取时间为1h,1.5h,2h下进行实验,得到每种的萃取率.实验表明脐橙油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50℃,压力150bar,时间1.5h,脐橙油萃取率可达3.8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得脐橙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α-蒎烯,月桂烯,还有少量的维生素E,β-水芹烯,苯,莰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