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研究超临界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针对6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了分级燃烧超临界锅炉内速度分布、颗粒轨迹分布、温度分布、组分分布特性及NO_x释放规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和气固两相流动;对于固体燃料,借助离散相模型,同时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获得更加精确的物理解;考虑到锅炉炉膛温度高、辐射换热量大,采用P1辐射模型计算气-气和气-固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对锅炉壁面附近区域的流动传热计算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节省内存和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分级对冲燃烧锅炉截面速度呈对称分布,气流充满度好,燃烧稳定;旋流燃烧的方式使炉内出现回流区,加强了炉内气流与煤粉颗粒之间的扰动,强化了传热传质,同时延长了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煤粉颗粒的直径影响着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粒径越小,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越短,影响燃料的燃烧燃尽和锅炉效率,但粒径过大,煤粉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冷灰斗,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合适的粒径对炉内燃烧过程十分重要;沿炉膛高度方向,炉内烟气平均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在燃尽区补充燃尽风使温度小幅降低,到达炉膛出口截面烟气平均温度约为1 100 K;炉内各组分分布规律为:X=11. 093 5 m截面,沿炉膛高度方向,O_2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CO_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CO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分级燃烧使炉内NO_x生成量整体下降,炉膛出口NO_x浓度约为385. 14 mg/m~3。  相似文献   
2.
ZGM95型磨煤机传动盘动静密封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GM95型磨煤机原设计的传动盘迷宫密封,投入运行后,漏风、粉严重,导致传动工作面磨损,且迷宫密封使用周期短,增加检修费用,污染生产环境。经改造后浮动式密封后,密封效果好,经济性提高,现场生产环境有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二重管双液注浆技术在地下通道修建的应用,并通过实测数据表明二重管双液注浆在暗挖施工中可以达到地层加固和止水的目的,增强地层的自稳能力,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武广客运专线的大量实测数据,从穿透损耗、绕射损耗、软切换等角度对高速铁路CDMA无线网络站址规划进行探讨,为高速铁路无线网络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谐波和无功功率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智能建筑谐波和无功功率的综合治理问题 ,着重研究其配电系统的负荷特征 ,谐波和无功产生的原因 ,谐波和无功的危害及不良影响 ,谐波和无功综合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压变频器在引风机上应用,在取得良好节能效果的同时,由于设计、使用和调试不当,降低了其可靠性。对此,总结实际应用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1 900 t/h超临界燃烧锅炉炉内气固两相流动问题,采用标准k-ε模型和DPM模型(离散相模型)对3种典型负荷下炉内流动特性和固体颗粒轨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典型负荷下前后墙射流均能形成稳定对称的流场,炉内气流扰动较强,有利于煤粉的燃烧燃尽;100%负荷下在炉膛四周产生漩涡,颗粒对水冷壁产生冲刷;炉内合适的煤粉粒径能够保证煤粉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研究结果对锅炉的热态燃烧调整和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原有图形裁剪算法的基础上,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种数字地图的多边形内裁和外裁的算法;该算法可以裁剪地图中的点(符号、文字)、线、面(闭合区域)实体。  相似文献   
9.
胡庆伟 《中国电力》2001,34(9):68-69
针对ZGM95型磨煤机原设计的传动盘迷宫密封存在的漏风、粉严重,传动盘工作面磨损严重,迷宫密封使用周期短等问题,将密封结构由动静间隙密封改为浮动式碳精环密封.改造后的密封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密封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胡庆伟  苏胜  向军  崔晓宁 《热力发电》2020,49(3):107-112
本文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双切圆燃烧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分析了制约汽温提升的主要因素和受热面热偏差规律,针对不同的受热面提出了汽温提升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提出的汽温提升方案改造后,机组的主蒸汽温度提升约15 ℃,再热蒸汽温度提升约13 ℃,供电煤耗降低约2.5 g/(kW·h),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机组安全与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