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电动汽车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实现集中式驱动系统与分布式驱动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可以大幅提高整车的动力学性能,但其驱动模式切换会造成车辆的平顺性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机电耦合控制的变模冲击抑制方法。针对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独特构型,建立其传动总成模型,揭示出加装扭转减振器以减小变模冲击的动力学机理;综合考虑变模时间限制和冲击度要求,根据前期系统参数优化结果拟合得到变模执行机构驱动电机的角位移曲线;建立变模过程的预测函数控制器,实现对变模执行机构驱动电机拟合角位移的跟踪控制,完成了驱动模式的平滑切换。研究结果表明,将扭转减振器与预测函数控制器相结合进行机电耦合控制,可以在保证变模时间需求的前提下大幅减小系统冲击,达到所需的变模平顺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设计了其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变模执行机构电机的参考角位移曲线,设计了其预测函数控制器;通过与其他驱动模式的台架和实车试验对比,验证了系统转矩输出特性以及变模控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转矩输出特性符合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其灵活的变模控制功能大幅提升了车辆在对开坡道上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所发明的双模耦合驱动系统开展了电动汽车对开坡道通过性能提升研究。分析了该驱动系统在对开路面上的转矩输出特性以及通过性控制方案;根据驱动轮滑转率门限制定了变模控制触发判定规则;针对驱动电机在变模过程中的主动调速要求,设计了其模糊-PID控制器;根据变模执行机构电机的参考角位移曲线,设计了其预测函数控制器;通过与其他驱动模式的台架和实车试验对比,验证了系统转矩输出特性以及变模控制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转矩输出特性符合电动汽车的技术需求,其灵活的变模控制功能大幅提升了车辆在对开坡道上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耐磨钢铁材料难以满足现代矿山装备对关键耐磨部件的需求,陶瓷颗粒增强钢铁基耐磨复合材料成为最具良好应用前景的耐磨材料之一。通过预烧结获得不同体积分数及不同颗粒大小的陶瓷预制体,结合铸渗法制备出氧化锆(ZrO2)增韧氧化铝(Al2O3)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HCCI)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ZTA(ZrO2增韧Al2O3)颗粒体积分数(25%~45%)的增加,ZTA颗粒等效直径(1.7,1.2,0.4 mm)减小,复合材料抗冲击磨损性能随之提高,以颗粒体积分数为45%、等效粒径为0.4 mm时最佳。ZTAp/HCCI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特征是磨损面发生微切削,其主要磨损机制是磨料磨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