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自行车的连续圆周运动不能使脚蹬力均匀变化的特性,对传统自行车的传动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本文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用椭圆链轮代替主动圆链轮作为自行车的不等速传动装置,对该传动机构进行了优化,克服了自行车传动过程中出现的缺点,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结构的用力功能,从而推广了自行车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2.
转杯纺纱时杯内纱条的曲线形状和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引言纺纱机械的改进不仅产生了一些替代环锭纺的新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等,而且也对环锭纺本身进行了改进。而无论何种改进,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锭子及其传动系统的改进也不例外,对它的要求有:  相似文献   
4.
钋—210是铀—镭系衰变链中的核素,被列为极毒类放射性核素。人摄入~(210)Po的案例国内外已有报道。本文报告三例~(210)Po内污染者的剂量资料和医学观察的初步结果。污染经过和剂量资料 1.污染经过 1981年8月31日和9月4日,工作人员x在实验楼二层某房间二次制备硝酸钋液体源。9月5日发现有污染。9月8日进行了全面的α表面污染监测。发现实验台、地面、通风柜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平均污染水平达54526 α粒子数/100Cm~2·2π·分。在该实  相似文献   
5.
以喷油嘴喷孔为研究对象,采用kε固液两相Mixture湍流模型对磨粒流抛光过程中流场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抛光压力、磨料浓度、磨粒粒径及加工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被抛光微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油嘴微孔磨粒流单向循环抛光加工有利于改善喷孔结构;流道表面粗糙度与各加工参数均成负相关关系,且受抛光压力及磨料浓度影响显著。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在此条件下喷油嘴微孔表面粗糙度值(Ra)由初始的1.16μm降至0.20μm。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铸铝合金材料对某直升机减速器主承力机匣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在保留原设计硬点条件和满足结构强度/刚度条件下,实现机匣减重达21.8%。通过热模压制造了等比例的四分之一碳纤维机匣,对机匣进行了静力加载和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碳纤维机匣在1.5倍设计载荷下静力测试未破坏,设计载荷下疲劳测试循环次数达到2万多,满足设计要求,从而验证了直升机减速器主承力机匣碳纤维轻量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8.
人字齿轮传动由于加工安装误差、轴承支撑布置无法对称等条件,不可避免会产生轴线的微量不平行。因人字齿轮齿宽较大、啮合刚度高、标准渐开线齿面线接触等特点,微量的轴线不平行度就会导致严重的齿面偏载,影响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因此,采用了小轮较大轴向浮动的轴承支撑结构,并研究了小轮轴向浮动的人字齿轮齿面承载接触仿真(LTCA)方法,通过大、小轮轴向固定和小轮轴向浮动两种不同轴承支撑结构的仿真比较,说明小轮轴向自位浮动可以有效改善齿面偏载,为人字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变后掠翼飞机可以通过改变机翼后掠角去适应不同的飞行条件,以达到最优飞行状态,但其复杂的结构与操纵系统及较大的自身质量一直为人诟病。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两种基于滑块摇杆的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变翼型和可变翼型后掠翼飞机。通过机构分析可以得到机翼后掠角χ与滑块位移x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不变翼型驱动机构作用下的可变后掠翼,选取翼型NACA2412进行CFD仿真分析,通过曲面图,比较不同迎角下后掠角对机翼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及升阻比的影响。当Ma取值0.5,迎角为定值时,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均随机翼后掠角递减,升阻比先增后减,且在机翼后掠角40°,迎角6°处,升阻比有最大值17.6。适当增大Ma,不改变最大升阻比所对应的机翼后掠角和迎角。  相似文献   
10.
双纱纺成纱区几何状态和单纱捻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纱纺纱中,交汇区中的单纱捻度和交汇角对成纱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我们将相隔一定距离的两股黑白复丝从前罗拉后方喂入加捻卷绕机构来模拟双纱纺纱过程,并利用高速照相对纺纱过程中的纱线进行动态摄影,分析了一些主要纺纱工艺参数对纺纱过程和纺捻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