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优化工艺的理论基础和工艺要点。并通过工业试验,对优化工艺的理论和工艺要点进行了检验.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找出了现有生产工艺中影响连铸坯洁净度的主要因素,并及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石油套管用热轧带钢J55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J55石油套管用热轧带钢的化学成分、静态CCT曲线、实际生产工艺及成品带钢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此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  相似文献   
3.
王志杰  李娜  贾志鑫 《陕西煤炭》2016,(4):118-120,110
1744勘查区首次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但施工钻孔中地层界限不明,所见煤层煤质差。通过对区内无煤成因分析,利用邻区的煤层气勘探深孔,展开了地层对比,最终实现了对本区地层及含煤地层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永陇矿区丈八井田的煤岩特征与成煤理化环境,对该区可采煤层进行了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煤炭的分类及综合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Q-TOF-MS/MS)法联合分子网络策略快速分析紫菀中肽类成分。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收集紫菀75%乙醇提取物的MS/MS数据,并创建GNPS分子网络。根据标准品、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等信息,共鉴定出紫菀中43个肽类成分,包括31个环肽类和12个直链肽类,其中分别有16个和8个成分可能为潜在的新型环肽类和直链肽类化合物。UHPLC-Q-TOF-MS/MS联合分子网络策略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鉴定紫菀中的肽类成分,可为进一步分离紫菀化学成分和研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耐候钢05CuPCrNi冷轧板的硬化曲线,变形抗力模型,退火后力学性能并给出了理论再结晶温度初步测试结果。结果表明1.6mm与2.0mm厚冷轧板在600℃退火0.5h后其力学性能满足该钢种的技术标准要求,1.6mm厚冷轧板理论再结晶开始温度为510-520℃,2.0mm厚冷轧板为520-530℃。  相似文献   
7.
盖帽碳酸盐岩是沉积于新元古代冰碛岩之上的微晶碳酸盐岩沉积。在华南地区,以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岩为代表。笔者通过对湖北宜昌九龙湾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微相研究,认为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是稳定的灰泥球粒微晶灰岩经过后期不同程度的重结晶作用形成。原岩缺乏可靠的冷隶碳酸盐岩的微相特征,从碳酸盐岩微相角度上并不支持其甲烷渗漏成因,同时微相类型表明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沉积是一种台地前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简易测温及近似稳态测温资料,确定勘查区恒温带温度及深度。利用近似稳态测温资料建立井温恢复曲线,并且对简易测温孔底温度进行校正。计算出简易测温钻孔地温梯度及煤层底板地温,对勘查区地温梯度和主采煤层地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本钢开发研制的X70管线钢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特点,并对其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钢X70管线钢具有高强度、高抗动态撕裂能力、高低温冲击韧性以及低韧脆转变温度.其优良的性能得益于内部具有与细小析出相交互作用的高密度位错的超低碳针状铁素体组织.目前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机器视觉技术是一种无损、快速、经济的检测技术。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系统的优点和对颜色、形状、尺寸等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机器视觉技术在包括鱼、虾、扇贝和牡蛎等水产食品感官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讨论,此外,探究了机器视觉技术目前在水产食品感官检测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及在深度学习方面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为水产食品的感官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