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核设施液态流出物的监测是鉴别核设施生产运行是否处于正常状况不可缺少的有力措施,也是评价核设施辐射安全的重要手段。本工作涉及RWM-B放射性水连续监测仪的研制。该监测系统采用高气压氙气电离室作为探测器,以8051单片计算机作为控制主机,电路上采用弱电流测量方法。如果5min 报告1次数据结果,取95%置信度,在普通天然本底条件下,探测下限则可达到2644Bq/m3。  相似文献   
2.
Fe-Mn-Si-Al相变诱导塑性钢因具有较低屈服强度和良好低周疲劳性能,有潜力替代现有抗震用低屈服点钢制造钢阻尼器。对试验用钢进行准静态拉伸和低周疲劳试验,并借助多种组织表征方法研究试验用钢变形前后的微观组织演变,揭示VC析出相及奥氏体晶粒尺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奥氏体晶粒粗化可以促进ε马氏体生成交叉状多变体,从而在准静态拉伸过程中,提高试验用钢断后伸长率;而在低周疲劳变形过程中,交叉状多变体削弱ε马氏体相变可逆性,使其疲劳寿命降低。VC析出相有助于提高试验用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其对ε马氏体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使断后伸长率降低。在低周疲劳变形过程中,VC析出相钉扎ε马氏体/奥氏体两相界面,抑制ε马氏体逆相变,从而使试验用钢的循环加工硬化程度显著提高,低周疲劳寿命降低。  相似文献   
3.
对Fe-C-Mn-Ni-X(X为铬、钒等元素)奥氏体合金钢锻材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研究了时效温度(650,700,750℃)和时效时间(0~25h)对合金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钢显微组织形态相差不大,时效处理后,合金钢中析出大量与奥氏体基体呈共格或半共格位向关系的纳米VC相;固溶态合金钢表现出很强的时效硬化能力,随时效温度升高,硬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峰值硬度降低;时效处理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增加,断后伸长率和加工硬化指数则明显下降,拉伸失效模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韧脆混合断裂;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延长,合金钢的强度有所降低,但加工硬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恒电流法、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l-Zn-Bi-Mg-RE阳极合金微观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晶粒有长大的趋势,体积电逐渐球化,第二相弥散均匀分布于晶界和晶内;合金的电流效率提高,开路电位正移,工作电位更加稳定;在一定热处理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合金的电化学性能有所改善,经510℃×4h保温并炉冷后的试样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借助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低周疲劳变形过程中Fe-33Mn-4Si合金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的原始微观组织由奥氏体和热诱发ε马氏体两相组成。原始组织通过影响变形过程中ε马氏体相变来影响实验用钢的低周疲劳变形行为。在变形初期(100周次内),随循环周次增加,ε马氏体含量迅速增加并且马氏体不同变体之间频繁相互交叉作用,使实验用钢的平均峰值应力和循环加工硬化程度快速增加;随后至疲劳断裂,ε马氏体成为变形微观组织中主要组成相,ε马氏体含量和马氏体不同变体的交叉频次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增速放缓,导致平均峰值应力和循环加工硬化程度的增速也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6.
环境γ本底辐射连续监测仪是进行放射性连续监测的设备之一。我们在智能化弱电流测量仪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γ本底辐射自动连续监测装置。装置以单片微计算机为核心,配合MOS场效应管静电计和高压电离室,对γ本底辐射进行数据采集、显示、存储和处理,还可打印出每日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平方值、数据表格和曲线图。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为适应我国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向自动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的需要,我们研制了这套半自动测量仪。该仪器中使用了单板微处理机,在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以及处理结果的打印输出等方面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由于国内目前尚无适于全自动测量用的热释光剂量计(TLD)卡片,本仪器中仍使用分立的TLD元件,因此,元件更换仍需人工操作。半自动装置对元件的种类和形状的适应性强,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于个人剂量监测、环境监测及TLD元件性能研究等多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60Si2Mn弹簧钢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140,160,180℃)的淬火分配(Q&P)处理,研究Q&P处理后该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传统淬火+回火(Q&T)工艺处理后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Q&P处理后,60Si2Mn弹簧钢的显微组织均为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均大于12%,而经Q&T处理后的显...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驻极体表面电位测量仪,该仪器原理简单,采用直流电池供电,漏电流小,用电省,指示直观,小型方便,操作简便,其电位测量范围为0-(1999±2)V,其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日常测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Al-Zn-Bi合金,分别单独及复合添加Mg、RE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等分析了该合金添加不同元素前后的微观组织特征;采用恒电流法测定了该系列合金在人造海水中的开路电位、工作电位和电流效率,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微合金化对Al-Zn-Bi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Mg、RE可以细化晶粒、改善偏析相的组成和分布,将电流效率提高15.93%和4.12%;二者复合添加虽电流效率稍有降低,但可促使基体均匀溶解,减小腐蚀电流密度,从而有效提高其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