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多层弯曲磁芯微执行器的模型及原理出发,应用静磁执行器的吸合方程,分别用磁动势控制模型和磁通控制模型对多层弯曲磁芯微执行器的吸合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多层弯曲磁芯微执行器存在临界吸合角度,磁动势控制模型的临界吸合角度约为其最大旋转角度的44%;磁通控制模型的临界吸合角度约为其最大旋转角度的72.35%.磁动势控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约为8%.  相似文献   
2.
针对服务业公共建筑中的洗浴热能浪费问题,应用一种余热回收器实现洗浴用水余热的回收利用,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冷水温度和喷淋温度下回收器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该回收器性能优越,可以回收超过50%的淋浴余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平行于硬盘盘面方向,通过微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外界冲击振动信号,结合硬盘自身的寻道控制系统,采用自适应逆控制算法,提出了附加音圈电机电流的抗冲击振动控制方法。基于Lagrange-Maxwell方程,建立了系统的机电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了硬盘寻道过程,对系统的振动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假设了U型磁铁磁路分布的新模型并借助磁导理论进行了气隙磁感应强度的分析与计算;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假设的可行性;分析了理论与实验存在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齿隙、摩擦等非线性因素对运动控制精度的影响,考虑精密机床加工过程不允许出现超调量的特殊要求,研究了机床折返时驱动轴与负载轴分离的不可控过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变结构模型,采用自适应变结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系统运行状态自适应改变滑动方程参数,该控制方法既能补偿齿隙、摩擦的不利影响,保证加工精度,又可满足折返时的快速性和没有超调量的特殊要求。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压缩机是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发电循环(闭式循环)的核心部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S-CO2压缩机实验研究进展,包括主要测试平台及最新实验测试结果,重点关注不同功率等级的S-CO2离心压缩机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从结构设计、气动性能以及相关运行测试问题等方面,对现有S-CO2离心式压缩机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共性与特殊性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此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完成了国内首次MW级S-CO2闭式循环离心式压缩机多进口工况全载实验,最高实验转速32 000 r/min,质量流量约13 kg/s,总压比接近2.0,等熵效率82%。本文对该实验测试平台及相关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对电磁驱动微器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磁动势控制模型中不同类型电磁微器件的失稳特性。结果表明:竖直式和端点作用的旋转式电磁驱动微器件的失稳发生在系统气隙磁阻减小1/3的时候;旋面作用的旋转式电磁驱动微器件中,失稳角度(临界吸合角度)随磁力作用区域增大而增大,约介于系统最大旋转角度的33%~44%之间,励磁电流随磁力作用的悬臂区域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不同类型电磁驱动微器件的吸合特性,将所得结果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讨论.结果表明: 在磁动势控制模型中,竖直式结构和点式旋转式结构电磁驱动微器件具有相同的吸合特性.当磁芯磁阻与初始气隙磁阻之比m由0增大到2时,上述两类器件执行部分的吸合位移与气隙初始间距之比r由1/3线性增加到1; 当m由0逐渐增大到12时,面式旋转式电磁驱动微器件的吸合角度与系统最大转角之比r1由0.4404逐渐增大到约0.6910,并且r1存在极限值约为0.7106; 磁通控制情况下,磁芯磁阻对两类微型磁器件的吸合特性都无影响,其中竖直式和点式旋转式结构不存在吸合特性,而面式旋转式结构的r1始终不变,约为0.7106.  相似文献   
9.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三轴跟瞄装置跟踪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轴跟瞄装置可以解决方位俯仰两轴跟瞄装置存在的盲区问题,能够实现全方位跟踪空间目标.然而三轴跟瞄装置测量值与空间位置多对一的特性决定了跟踪策略的多样性和系统引导的复杂性,传统的切换控制方法制约了三轴跟瞄装置跟瞄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通过详细分析三轴跟瞄装置运动过程,在给定当前位置角、探测器误差角的条件下,将求解三轴执行角增量的计算方法转化为求最优值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求得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满足目标要求的角增量组合,分析比较了三轴跟瞄装置和方位俯仰两轴跟瞄装置跟瞄性能的差异,结果验证了三轴跟瞄装置运动过程分析方法以及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角增量组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滑条式静磁微执行器的pull-in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滑条式静磁微执行器的模型出发,应用静磁微执行器的pull—in方程,分析了滑条式静磁微执行器的pull-in现象,用磁动势控制模型和力学平衡两种方式得出了执行器的吸合位置及吸合时的磁动势.对于特定的滑条式磁微执行器结构,pull-in位置为初始气隙宽度的1/3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静磁微执行器的pull-in磁动势仅为3.84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