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800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残余应力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现雷  沈浩  徐勇  钟雯 《焊接学报》2018,39(3):36-41
为研究Q800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线切割法对4个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腹板和翼缘板件宽厚比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各板间残余应力的相互影响及其自平衡性,提出Q800高强钢焊接工字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模型和计算公式. 结果表明,Q800高强钢工字形截面的残余应力分布形式与普通强度钢材的一致. 焊缝和火焰切割边附近呈现残余拉应力,且随着宽厚比的变化呈不规律变化;翼缘外伸部分中部和腹板中部都呈现基本恒定的残余压应力,且随着板件宽厚比的提高而相应减小;其余部位是从残余拉应力到残余压应力转变的过渡区域;翼缘和腹板内的残余应力基本满足自平衡条件,二者没有相互间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NENE-2型微动疲劳试验机上对弯-弯条件下PD3、U71Mn钢的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弯-弯条件下,U71Mn钢中的疲劳裂纹较PD3钢中的短,因而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其原因在于U71Mn钢的塑性较PD3钢的好,使得裂纹尖端钝化,同时其细小的珠光体具有更多的晶界,从而为能量的耗散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最终使得裂纹在U71Mn钢中较在PD3钢中不容易扩展。  相似文献   
3.
DDANCE舞心灵之美The Charm of Soul当巴洛克式的吊灯被点亮,当肖邦的《幻想即兴曲》在大气奢华的整体厨房中萦绕,你为何不牵住爱人的手,闭上双眼去感受心灵的每一次跳动,尽情享受连路易十六也垂涎欲滴的奢华盛宴。  相似文献   
4.
PD3与U71Mn钢轨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广深线铺设使用中已出现斜线状裂纹的PD3和U71Mn两种钢轨试样进行了成分、机械性能与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PD3钢轨的强度性能优于U71Mn钢轨的强度性能;U71Mn钢轨裂纹扩展角度比PD3钢轨的裂纹扩展角度要小;U71Mn钢轨在疲劳裂纹扩展中以沿晶和穿晶混合型扩展为主;而PD3钢轨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主要以穿晶为主,裂纹更容易扩展,扩展速率更大。综合分析表明,U71Mn钢轨更适合于高速铁路铺设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广深线铺设使用中已出现斜线状裂纹的PD3和U71Mn两种钢轨试样进行了成分、机械性能与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PD3钢轨的强度性能优于U71Mn钢轨的强度性能;U71Mn钢轨裂纹扩展角度比PD3钢轨的裂纹扩展角度要小;U71Mn钢轨在疲劳裂纹扩展中以沿晶和穿晶混合型扩展为主;而PD3钢轨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主要以穿晶为主,裂纹更容易扩展,扩展速率更大。综合分析表明,U71Mn钢轨更适合于高速铁路铺设使用。  相似文献   
6.
钢轨磨损特性试验研究及分级使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重载铁路与高速铁路的损伤形式不同,分别表现为磨损与疲劳两种形式,故钢轨选材的技术要求也是不相同的.针对我国目前使用的钢轨材料,通过大型模拟试验,系统研究在不同钢轨材料在不同线路环境上的伤损情况及规律,通过全面考虑钢轨磨损与疲劳裂纹之间的平衡, 确定不同线路运输条件下的最佳钢轨材料,建立钢轨的分级使用制度,达到从源头上防治钢轨伤损的目的,指导我国铁路钢轨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7.
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考虑到液膜对动环的热量分配系数,基于液体润滑非接触机械密封稳态传热模型,利用ANSYS软件分别对动环变形前后温度场进行计算,得出动环端面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轴转速、变形角β、液膜厚度、密封环导热系数等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变形后温度要明显高于变形前温度;动环的高温区出现在内径处;主轴转速、材料的导热系数对动环端面温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洋茉莉基荧光酮 (PIF)与钼 (VI)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PH =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介质中 ,PIV与钼 (VI)生成较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该配合物在 53 0 .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 ,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3 .75× 1 0 4 L/ (mol.cm) ,钼 (VI)量在 1 0 -90u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此外还对外来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洋茉莉基荧光酮(PIF)与钼(Ⅵ)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介质中,PIV与钼(Ⅵ)生成较稳定的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30.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3.75×104L/(mol.cm),钼(Ⅵ)量在10-90u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外还对外来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