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L304银焊片为钎料,对YG8硬质合金与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高温氩气保护钎焊,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硬度测试、室温剪切试验等,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接头焊缝的组织更加均匀致密,钎料逐渐熔化且充分填充焊缝,钎焊质量变好,但当钎焊温度高于920℃时,钎焊接头出现过热现象,组织粗大,钎焊质量变差;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和显微硬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钎焊温度为910℃时,钎焊接头的剪切强度为147.5MPa,显微硬度为194HV,钎焊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模拟瞬时液相扩散焊三温工艺对T91钢进行焊接,并进行了780℃×2h回火处理,研究了热影响区的组织和力学性能以及回火处理对热影响区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影响区可分为距焊缝0~7.5mm处的过热粗大板条马氏体区、距焊缝7.5~22.5mm处的细小板条马氏体区、距焊缝22.5~37.5mm处的铁素体+马氏体区以及距焊缝37.5~42.5mm处的回火马氏体区等4个区域;随着距焊缝距离的增大,热影响区的脆硬倾向降低,断裂机制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回火处理后热影响区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相比回火处理前的有所降低,但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连续油管瞬时液相扩散焊管—管对焊接头可靠连接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采用双温工艺,FeNiCrSiB与BNi_2复合非晶箔作为中间层,用氩气保护对连续油管CT80进行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组织及降熔元素B、Si、Ni扩散的影响规律,测试接头的力学性能并观察其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接压力为4.5MPa,双温工艺参数由1220℃保温30s,迅速降到焊接温度1190℃焊接90s,此时接头综合性能最佳,焊缝成分均匀,组织和母材相似,接头抗拉强度最大,为625.6MPa。  相似文献   
4.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研究,主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出发,阐述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计算思维融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还可以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目前我国三网融合及高校网络化教育系统的现状,分析了可实现三网融合的技术基础,介绍了应用于基于三网融合下高校网络化教育系统所用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三网融合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刺参不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外源添加了3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酶解鲜活刺参。测定了不同蛋白酶组的水解度、分子量分布、3种自由基(DPPH∙、O2-∙、∙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空白组水解度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没有明显差异,蛋白酶组的水解度与酶解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不同蛋白酶组水解度高低顺序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组最高为19.4%,木瓜蛋白酶组最低为16.1%;酶解后大分子量片段减少,<200 u的氨基酸片段增加;碱性蛋白酶组,酶解时间1 h,粗肽得率最高达到64.2%。酶解时间2 h内,蛋白酶酶解后酶解液的抗氧化能力比未处理的样品明显提高,并且与酶解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质量浓度为5 mg/mL的中性蛋白酶组(酶解0.5 h),DPPH∙清除率可达到79.64%;碱性蛋白酶组3 h,∙O2-清除率为49.58%,0.5 h∙OH清除率最高为21.78%。综上所述,在抗氧化活性方面,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在外源添加的三种蛋白酶中效果最好,外源添加蛋白酶是提高刺参蛋白利用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类已经步入到信息化时代,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成为计算机技术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麻疯树籽油中提取植物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植物甾醇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皂化温度>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浓度>皂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皂化温度90℃,皂化时间1h,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15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浓度1.25mol/L。在此条件下,植物甾醇的提取率为121.3mg/10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