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粉末冶金烧结和热压工艺制备的两种辐射取向环进行了磁环和装机对比测试.不同测试温度下,热压辐射环的静态磁性能均优于烧结辐射环.相同充磁电流下,同尺寸的热压辐射环圆周磁通比烧结辐射环提高近50%.将两种辐射环装入同一圆柱型音圈电机,相同测试条件下,热压环电机比烧结环电机增大了15%的推力,且到达80℃截止温度的时间延长一倍以上,测试结果表明高性能辐射环可有效提高圆柱型音圈电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轴向、辐向及Halbach磁体阵列和性能对圆筒型直线电机的影响。磁通有限元分析表明,当主轴长度确定时,轴向或径向磁体阵列存在最佳的磁体对数,Halbach磁体阵列的磁通随辐向环剩磁的提高而增加。采用热压法和烧结法制造的磁体在晶粒微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别,热压环的剩磁、充磁后圆周和轴向磁通的大小和均匀性均优于烧结环。实验电机测试表明,相同电流下Halbach磁体阵列的推力比轴向磁体阵列的提高了近一倍,而采用高性能热压环的推力比烧结环的增加了15%。  相似文献   
3.
时效对NdFeB烧结磁体的矫顽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时效对NdFeB烧结磁体的矫顽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600℃左右的时效可显著提高烧结NdFeB磁体的矫顽力。原因在于:①时效使主相晶界平直、规整,从而使反磁化畴难以形核。②晶界中的微粒相数量增多,强化了对晶界的钉扎。正是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时效后磁体的矫顽力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烧结Sm_2Co_(17)型永磁材料以其优良的磁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温度稳定性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脆性较大,不仅给机械加工带来困难,也限制了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应用.从Sm_2Co_(17)永磁材料微观晶体结构入手,分析了Sm_2Co_(17)永磁材料力学特性各向异性的机理.研究表明,Fe、Cu和Zr等掺杂元素、界面效应以及主相晶体结构导致了Sm_2Co_(17)永磁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其中主相晶体结构的特性对力学性能各向异性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改善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的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Nd24Fe65.5-xRMxB0.97Tb7.0Dy1.1Co1.0Al0.2Cu0.23 (RM=Nb,Zr,Ti;x=0.2,0.4,0.6)高性能磁体。高温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温度低于200 ℃时,磁体剩磁温度系数(α)得到明显提高; Nb,Ti替代后磁体矫顽力温度系数(β)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PCT实验结果显示,Nb替代后磁体质量损失只有0.07 mg/cm2,耐蚀性显著增强,而Ti替代后磁体的耐蚀性变差;对腐蚀后磁体表面EDX分析得到,当磁体中含有低于0.2% (质量分数) Zr或Ti时,它们将先于Dy被氧化  相似文献   
6.
热压过程对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磁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快淬粉制备全密度、高性能、各项异性钕铁硼稀土永磁体的有效方法一热压、热变形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磁能积BHm约3.44×105 T·(A/m),剩磁所约1.352 T,矫顽力Hcj约1×106A/m的热变形钕铁硼磁体.利用XRD、VSM、PPMS、SEM等材料表征手段对样品磁性能的各项异性以及取向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工艺参数对样品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ll建立电磁阀二维模型,研究电磁阀导磁部件的结构和材料属性对电磁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电磁阀的铁心直径、气隙、线圈位置、材料属性等关键参数进行静态/动态仿真分析,计算不同参数下行程与磁力的关系,经过对比得出优化参数。在保持同样大小电压输入前提条件下,在行程为0时,优化后的电磁阀模型电磁力增大了约2倍,且体积减小5.2%。与初始模型相比,该模型能耗低、制造成本低、电磁力大、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许珍  林旻  李金恩  金波  闫阿儒 《机械》2020,47(1):35-40
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二维/三维建模对电磁阀进行仿真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电磁阀设计。采用Maxwell建立电磁阀三维模型和二维轴对称模型,保持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求解参数一致,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行程下三维模型和二维模型轴对称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二维/三维模型电磁力大小的一致性,并且发现二维轴对称模型相比三维模型收敛次数少,仿真耗时短,计算精度高。采用二维模型代替三维模型对轴对称的电磁阀进行仿真计算,大大提高计算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9.
2:17型钐钴永磁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讯和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随着5G通讯、轨道交通等新基建应用领域的拓展,2:17型钐钴永磁材料受到更广泛地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在2:17型钐钴永磁胞状组织认识方面,提出基于纳米短程有序结构生长的胞状结构演变过程,揭示胞状结构形成过程中缺陷形成和分解机制。开发出纳米Cu及CuO掺杂的晶界重构技术,发展了稀土氧化物诱导的主相调控技术,实现磁体矫顽力的有效调控。通过晶界相、细晶强韧区域的构造,开发出强韧性2:17型钐钴磁体及其制备技术。组织认识的深化和新技术的开发,有望进一步挖掘2:17型钐钴永磁材料的性能潜力,对高端制造技术领域的发展发挥更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被发明以来,以其优越的磁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成为永磁产业的支柱。但是其耐腐蚀性能差,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近20多年来如何改善其抗腐蚀性能成为烧结钕铁硼材料生产和使用的重要问题。总结了烧结钕铁硼腐蚀失重的机制,制备低失重烧结钕铁硼的方法和工艺,对如何提高烧结钕铁硼磁体的耐腐蚀性,降低腐蚀失重进行了综述。从磁体成分设计和微观结构方面总结了几条提高烧结钕铁硼磁体耐蚀性的原则,其关键是对晶界相的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