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09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预析出对Al-Zn-Mg系铝合金时效硬化和应力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温固溶后降温处理工艺对中强可使预析出LC52和7039铝合金的组织、时效硬化和应力腐蚀的影响。金相观察发现,高温预析出可优先在晶界处产生,并提高随后时效状态下晶界析出相的不连续分布程度,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晶内和晶界产生大量析出。合金拉伸性能和应力腐蚀结果表明,预析出在保持强度和塑性的同时,可提高抗应力腐蚀性能。而预析出温度降低,合金强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仪考察了LD炉渣侵蚀后的氧化镁颗粒的显微组织特征。渣液完全侵入方镁石晶界,其中渣液中铁、锰、钙离子扩散进入方镁石晶粒。方镁石晶界和晶内渣蚀产生的孤立小晶粒易向渣中浮游,加剧氧化镁砂在炉渣冲刷下的磨损。  相似文献   
3.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2197合金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197合金具有中等强度,小的各向异性,强的热稳定性。该合金在T8状态下能获得最佳的强度和塑性配合,在T6峰时效状态以析出少量δ′相、θ′相和T_1相联合强化为主。在2197合金的相组成中,T_1相析出数量不占主导地位,Al_6Mn弥散质点的析出有利于减小各向异性。2197合金中Li含量较低,使其呈现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磁性纤维随机混合媒质等效电磁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计及强散射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参量εh和μh,利用广义多重散射理论及MATLAB计算机软件对在2 GHz~18 GHz频率下的体积占空比为8%的铁纤维随机混合媒质等效磁导率的实验值进行曲线的拟合,导出了耦合系数εh和μh,并在此基础上,对体积占空比分别为30%和20%的铁纤维随机混合媒质等效磁导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时效-屈服强度的实验与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析出热力学、长大动力学及位错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盘/片状、棒/针状析出相尺寸、体积分数对时效合金强化效果的影响,从微观-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建立了具有盘/片状、棒/针状细小时效强化相铝合金的时效工艺-屈服强度量化模型,并通过513K温度下时效Al-Cu-Mg合金和463K温度下时效Al-Mg-Si合金的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满意的吻合结果,并对本模型的模拟精度与时效析出相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固溶条件 ,对Al Zn Mg Cu高强铝合金采用先高温后低温的两步固溶处理 (高温预析出 )来改善晶内和晶界的析出状态 ,研究了高温预析出对Al Zn Mg Cu铝合金的金相组织、强度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4 6 5℃高温预析出在保持较高强度和塑性的同时 ,可以改善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SiCp/Al复合材料的离心熔渗法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研究了反应离心熔渗法制备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及其抗弯强度。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粒度配比,可在低温、低离心力下熔渗制备组织均匀的高体积比SiCp/Al复合材料,SiC颗粒体积分数可达到63%;复合材料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SiC颗粒尺寸及界面反应程度,合适的界面结合及细SiC颗粒的掺入有利于复合材料强度的提高;基体热处理改变了SiC颗粒所受应力状态,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其最高值可达519MPa。  相似文献   
8.
预氧丝在氧化镁/炭复合材料中的原位碳化及其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纤维前驱体即预氧丝在氧化镁/炭复合材料中原位碳化及其强化作用。在氧化镁/炭复合材料中存在铝、镁添加剂时,预氧丝原位碳化后具有碳纤维的强度和强化效果。预氧丝在添加硅粉的氧化镁/炭材料中原位碳化时因与硅反应失去强度,在无抗氧化添加物的氧化镁/炭材料中原位碳化后,预氧丝因氧化失去强度,对基体无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Er对铸态Mg-Al-Zn-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熔炼铸造法制备了不同Er含量的铸态Mg-9.0Al-0.8Zn-0.15Mn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及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Er的添加对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结果显示,基体合金中添加Er后,显微组织主要由α-Mg相、Mg17Al12相及Al3Er相组成。添加Er元素能有效细化铸态合金的晶粒,使其平均晶粒尺寸从57μm降低到21μm;同时Er的添加改善了基体合金中Mg17Al12相的形态与分布,最终使基体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微量Ag对Al-Cu-Mg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Ag元素对Al-8Cu-0.5Mg合金显微组织、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分布在铝基体{001}面和{111}面上共存的θ′和Ω(成分为Al2Cu)沉淀相能对含Ag合金起强化作用;而不含Ag的合金只有θ′一种沉淀相。含Ag合金中小尺寸以及近间距的θ′和Ω沉淀相提高了室温及高温下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然而,与不含Ag的合金相比,由于这种小尺寸及近间距的θ′和Ω沉淀相在变形过程中具有与基体的内在不相容性,含银合金的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