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不同肿块类型乳腺导管扩张症(MDE)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导管原位癌(DCIS)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下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MDE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MDE组)。另分析同期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IDC51例(IDC组),DCIS44例(DCIS组)。分析受试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图像,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肿块型病灶及导管型病灶影像学特征。结果MDE组的发病年龄明显低于IDC组、DCIS组(均P<0.05),MDE组位于外周的病灶明显少于IDC组、DCIS组(均P<0.05),MDE组更多病灶位于中央,此外MDE组囊实性及囊性肿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IDC组、DCIS组(均P<0.05);肿块型MDE组病灶最大径明显小于DCIS组(P<0.05),形态规则、边缘完整的肿块型病灶明显高于IDC组、DCIS组(均P<0.05),有强回声点、周边高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的特征明显低于IDC组、DCIS组(均P<0.05),且0~Ⅰ级Adler血流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IDC组、DCIS组(均P<0.05),此外肿块型MDE病灶伴内部液性无回声区较IDC、DCIS多见(均P<0.05);导管型MDE有强回声点的特征明显低于DCIS组(均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FI下MDE病灶多表现为肿块型,以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居多,与IDC、DCIS在CDFI下特征表现区别较大,对MDE的诊断及其与乳腺癌IDC、DCIS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