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91篇
化学工业   216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71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123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77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8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清涧河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下蓄水拦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清涧河流域不同年代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人手,以蓄水拦沙效益为研究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问题。分析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蓄水拦沙效益是密切相关的,淤地坝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中应占有合理比重,坡面治理措施配置中需进一步加大封禁治理比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工业机器人提出了一种极点配置控制法,这种控制方法的优点有:一是它的积分作用消除了机器人的微小扰动和稳态误差;二是能任意设置系统的极点,因此能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规定状态变量的暂态响应;三是加入了加速度反馈,抑制了由电枢电感所引起的机械手的振动,最后,给出了PUMA562机器人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控制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地震和测井信息的分形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综合利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预测测井曲线并进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模型。首先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出能全面反映地震非线性特征的分形属性,运用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的CUSI神经网络,建立已钻井段地震分形属性与测井数据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未钻地层的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在此基础上运用井壁稳定分析模型,计算地层的孔隙压力、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从而在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该方法在西部某油田的应用表明,用地震记录的分形属性钻前预测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方法预测精度较高,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机械臂的动态混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当机械臂的终端受有约束时的控制问题,其中心内容是给出“任务规范投影算子”的概念,利用它首先将机械臂的动态方程解耦为两组方程,它们分别描述了运动与约束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机械臂的控制律,使闭环系统跟踪期望的速度与约束力。  相似文献   
5.
钻前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是进行井壁稳定状态分析的基础。基于地震和测井信息间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孔隙压力的新方法。通过神经网络建立已钻井段的井旁地震属性和声波时差测井数据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预测未钻地层的声波速度。利用预测结果结合岩石力学模型得到垂直有效应力,最后根据有效应力原理计算地层孔隙压力。该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的地震层速度预测模型的不足之处,在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在勘探新区进行孔隙压力预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属性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钻前准确预测井壁稳定性是防止钻进过程中井壁失稳的有效手段。声波时差和地层密度是井壁稳定分析的两个关键参数。根据地震记录与地层声波时差及密度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利用地震属性钻前预测井壁稳定性的方法。从井旁地震记录中提取地震属性,通过RBF神经网络在已钻井段的地震属性与声波时差及密度之间建立起映射模型,以此为基础预测待钻地层的声波时差和密度。运用预测结果结合井壁稳定力学模型,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状态,计算井壁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实现钻前井壁稳定预测。该方法在塔里木油田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数字式速度比例同步控制系统,是把先进的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节能效果显著的永磁同步电机融为一体组成的性能优良的调速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调速精度高调整范围大、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调整方便、节电效果显著等一系列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应用实例和分析对比,阐述该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肖笛  程勉  高为炳 《自动化学报》1991,17(2):137-143
本文研究了单输入多输出(SIMO)和多输入单输出(MISO)线性定常控制系统在对象 参数扰动下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并对一给定的控制器,系统在标称参数P°下闭环渐稳的情 况,提出了在参数空间中构造比中心位于P°的最大稳定超球还要大的稳定超球的方法,从而 改善了鲁棒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9.
Spectrum analyzers are ubiquitous in laboratory work concerning one dimensional signals. This is because linear operators are best examin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Linear operators, such as linear filters, DCT coders, line shufflers, etc., dominate also the video systems scenario. Their frequency domain study is as appropriate and informative as it is in the case of their one-dimensional counterpart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wo well-known spectral estimation techniques, the periodogram and AR estimates, to the context of television signals. Th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estimation to video problems is exemplified by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fields of enhanced quality television and HDTV.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mputational aspects, whose effective solution conditions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pectral estimation techniques.R. Rinaldo is currently at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相似文献   
10.
The sinuous antennas have a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military and civil systems such as direction finding systems and reflector feeds due to their superior broadb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imultaneous polarization capability. In this pape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easurements of planar sinuous antennas are investigated for 1–5 GHz frequency range. Feeding sections of this antenna are realized by using microstrip tapered baluns. We have determined the microstrip tapered balun dimensions using Ansoft HFSS-simulation program.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manufactured antenna are measured using HP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Polarization patterns and return lo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ed antenna that have been measured in anechoic chamber,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