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烁娜  尹华  叶锦韶  彭辉  张娜  何宝燕 《化工学报》2012,63(5):1592-1598
利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对BaP-Cu进行降解/吸附实验,考察菌体处理污染物过程中细胞表面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S.maltophilia细胞表面具有较高的疏水性。从4 h到72 h,不同污染体系中S.maltophilia的CSH均维持在83.3%~95.6%,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CSH开始逐渐降低。污染物可以使S.maltophilia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增加。TEM检测结果证实处理污染物之后,菌体质膜通透性改变,破裂并出现了“孔洞”,导致细胞质外流,但是细胞壁依然维持细胞形状而没有完全裂解。处理了复合污染物的菌体,到第5 d细胞严重变形,周质空间变大,细胞质外泄严重,而且原核分解并逐渐消失,细胞活性降低,并逐渐丧失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离心、乙醇沉淀、透析、凝胶过滤层析及冷冻干燥后获得纯化的微生物絮凝剂MBFA1,并利用紫外、红外、凝胶渗透色谱、气质色谱进行絮凝剂的组分、含量、分子量和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纯化后的MBFA1为淡黄色,主要成分为多糖类物质,其中多糖含量为91.2%,蛋白质为0.59%。元素分析显示MBFA1中C、H、N、S的含量分别为33.41%、7.69%、9.63%和0.39%。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得MBFA1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8×104。紫外光谱显示,MBFA1在199 nm处出现了吸收峰值,为多糖的特征峰。红外光谱显示MBFA1中含有羟基、氨基、羧基、氢键、硫酸根等对絮凝有利的基团。GC-MS分析MBFA1主要的单糖构成为D-葡萄糖,并含有少量的D-阿拉伯糖及D-甘露糖,其摩尔比约为100.7∶1∶8.2。  相似文献   
3.
4.
氧化节杆菌与苯并[a]芘-镉交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PLC、FTIR分析技术,研究了氧化节杆菌(Arthrobacter oxydans)对水体中苯并[a]芘(BaP)-镉(Cd)复合污染物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BaP、Cd及BaP-Cd复合污染均对菌株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为:BaP-CdCdBaP;使用该菌投加到BaP、Cd浓度均为1mg·L-1的BaP-Cd复合污染无机盐溶液中,30℃、130r·min-1,培养5d后,体系BaP、Cd的残留量分别为0.39、0.65mg·L-1;添加一定浓度的H2O2并保持体系呈偏碱性更适于该复合污染的处理。红外扫描分析显示,在微生物作用下,BaP的结构发生改变,菌株降解BaP和吸附Cd的过程主要与羟基、CC键、酰胺基团和C—H键有关。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对城市污水厂浓缩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酱油曲霉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对城市污水厂的浓缩污泥进行脱水实验.研究表明.在浓缩污泥中投加适量MBF后,污泥比阻降低至回流污泥的污泥比阻数量级.在MBF投加体积分数为7%的条件下.采用29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污泥脱水率达到75.3%.投加适量MBF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滤液体积要多于PAM与PAC,表明MBF具有比PAM、PAC更好的调理污泥的性能.FeCl3可强化MBF对污泥的絮凝脱水作用.在每升污泥中投加FeCl3 0.03 g的条件下,浓缩污泥脱水率达到80.5%以上,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降至79%以下.  相似文献   
6.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镉形态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盆栽模拟实验,研究接种氧化节杆菌、耳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紫花苜蓿吸收土壤中Cd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在土壤中Cd浓度分别为5、20、50mg?kg-1时均能增强紫花苜蓿对Cd的富集吸收,在3种加菌处理中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Cd积累量与单种植苜蓿处理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1.38%~20.67%、5.58%~16.54%、20.68~23.51%;地下部分分别显著提高了19.50%~32.30%、8.62%~19.38%、22.77%~39.23%.各处理中根际和非根际土壤Cd形态分布均为残渣态>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紫花苜蓿可促进土壤中Cd向交换态EXC转化,与未种植物处理相比,其根际土壤中EXC态Cd显著提高了3.40%~6.51%;非根际提高了3.16%~5.48%.3种微生物加入显著增强了植物对土壤中Cd向EXC态转化作用,根际土壤中EXC态Cd与未种植物处理分别增加了11.23%~21.49%、6.37%~13.27%、10.78%~27.76%;非根际提高了7.71%~16.30%、4.64%~13.84%、9.62%~20.75%.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加入对Cd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多样性指数等均有显著性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和能力有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可合理地将各处理按对土壤中Cd有效态转化作用情况归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生物吸附剂能更好地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研究了1株对中低浓度含Cr废水具有高效吸附能力的工程茵的廉价培养方法.研究表明,利用3%的制糖厂废弃糖蜜结合20 g/L的城市污水厂回流污泥作为工程菌的廉价发酵底物能很好地生产生物吸附剂.工程茵对碳源的需求量大,能在较宽的偏酸性环境下生长,在pH值为3.0~7.0时生物吸附剂的产量为43.3~38.7g/L.发酵效果基本不受接种液种龄的限制,发酵启动稳定.底物初始pH值对生物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影响较大,最优pH值为3.0,此时对总Cr的去除率为99.9%;当pH值增加到5.0后,对总Cr的去除率仅为pH值为3.0时的一半.发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吸附剂的产量,但其吸附性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均能保持较高水平(去除率>8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青铜器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SS)分析了青铜器成分铜、铅、锌、锡和微量元素镍、银、铁、锑和秘。为了验证,又用微分电位溶出法(DPSA)和微分线扫描极谱法(DLSP)同时分析了铜、铅、锡等,其结果与原子吸收分析法(FASS)的分析相比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