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本文对辊底炉常生产的2XXX、6XXX、7XXX系典型的合金牌号及厚度进行了固溶过程中升温速度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辊底炉料温升温速度与板材厚度之间的关系,为辊底炉固溶热处理工艺中确定保温开始时间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何立才 《四川建筑》2009,29(5):110-111
通过对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受力特点的分析,引入了一定的假设和参数,提出了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型钢混凝土压弯构件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且介绍了其他几种比较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超限高层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详细的节点非线性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各部位的受力状态,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深业上城高塔为一大型酒店和办公的超高层建筑,地上80层,结构高度388m。塔楼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中巨型外框架由巨柱、带状桁架组成、双层环梁及型钢混凝土连接梁组成。采用型钢混凝土连接梁联系外框架和核心筒而不设伸臂是本塔楼结构的一个创新点。通过7组罕遇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表明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均匀,楼层剪力传递简单合理;最大弹塑性位移角大于1 100规范限值要求;连梁和型钢混凝土连接的梁大部分出现了混凝土的受压塑性损伤,很好地起到了耗能作用;剪力墙混凝土的受压损伤因子较小,巨柱及带状桁架保持弹性,结构可满足"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SAP2000程序对一组在不同过渡层位置的8层型钢混凝土-钢(简称SRC-S)竖向混合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各种结构模型的结果数据,得到过渡层位置的不同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对合理的结构过渡层位置,为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生产航空和军用铝合金产品的重点热处理设备之一是辊底炉,而温度均匀性是评价炉子性能的关键指标。本文总结了辊底炉炉温均匀性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为后续炉温均匀性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