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强化脱氮效果为目标,开展了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该组合工艺在12~15℃的低水温条件下,对总氮的去除率可达到94%以上,出水总氮浓度低于5 mg/L。氧化沟和膜池均发挥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作用,其中氧化沟是主要的脱氮贡献单元。氧化沟与MBR形成了良好的组合,而800%以上的高回流比可加快水力循环与混合传质,使得组合工艺的整体优势更为突出。高回流比可提高脱氮效果,但将增加回流能耗,相关研究与评估需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回用工程MBR工艺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工程采用MBR处理工艺,设计规模4.5万m3/d,采用国际先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和模块化设计与安装,膜组件的清洗维护和整体系统的运行全部实现自动控制.该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运行的大型膜一生物反应器污水资源化工程.运行表明:通过采用气、水二相紊流吹扫以及膜系统每周在线CIP化学清洗一次等有效的膜污染控制手段,MBR系统的膜污染可有效控制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TMP平均值18.2 kPa,平均瞬时膜通量32.3 L/m2/h,折合净通量28.3 L/m2/h,MBR系统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痕量有机物(TrOCs)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TrOCs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测定了MBR-NF双膜法对城市污水中TrOC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BR-NF对TrOCs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综合去除率达86%,双膜之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劣势互消,MBR对疏水性、非离子型TrOCs有较高的去除率,NF则对离子型TrOCs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化学除磷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影响,研究了MBR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化学除磷.结果表明:在MBR工艺中,硫酸亚铁是适宜的化学除磷药剂.膜分离对出水总磷的截留有重要贡献,在MBR工艺中实施化学除磷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加药量.在处理实际城市污水的MBR工程中进行了一年以上的硫酸亚铁连续投加试验,出水总磷浓度为(0.17±0.08)mg/L,平均总磷去除率达95.0%,跨膜压差维持在15kPa以下,药剂投加费用约为0.01元/m3.在MBR工艺中投加硫酸亚铁进行化学除磷,不仅可以取得很好的除磷效果,对膜污染控制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而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5.
十堰市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原处理规模为16.5万m~3/d,主体工艺采用"AO-二沉池"与"AAO-MBR"并行工艺,出水混合后,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该厂通过将原废弃二沉池改建为MBR池,不增加占地,处理能力扩大到18万m~3/d;通过CAS-MBR复合工艺改造,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城镇污水,以水质优于地表Ⅲ类(总氮10 mg/L)、水量全回收为目标开展了MBR-NF新水源工艺中试研究。将部分NF浓水回流至MBR并达到平衡后,NF浓水中COD和Ca~(2+)浓度分别降低约40%和11%,实现了高回收率NF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采用芬顿-生化技术处理剩余浓水,建立了水资源全回收的MBR-NF新水源工艺。NF对COD、氨氮和总磷的截留率分别高于60%、30%和75%,但对总氮基本无去除。MBR-NF工艺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Ⅲ~Ⅱ类水质(总氮为5~10 mg/L),电耗和药剂消耗成本为1.17元/m~3,其中MBR、NF和浓水处理成本分别占39.3%、48.7%和12.0%,开发和应用低压NF膜及高回收率NF系统是降低工艺运行成本的关键。MBR-NF工艺出水水质优良,水量全回收,是一种有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的高品质再生水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7.
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提出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并开展了近3个月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COD、总氮、氨氮及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86.5%、69.3%、98.0%及81.0%,平均出水COD、总氮、氨氮及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6、9.3、0.44、0.44 mg.L-1,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内源反硝化、反硝化除磷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共同存在使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得到整体强化;蛋白质和多糖是膜污染的主要有机成分,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定期清洗可维持MBR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厌氧/氧化沟/MBR工艺处理实际城市污水,中试结果表明,当氧化沟的污泥浓度为3~12 g/L时,组合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提高污泥浓度可增强其脱氮除磷效果,氧化沟污泥浓度在10~12 g/L时组合工艺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超过了90%。氧化沟和膜池中均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现象,氧化沟中具有良好的缺氧/好氧交替环境,有利于强化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厌氧/氧化沟/MBR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强、稳定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微污染源水中的污染物以有机物和氨氮为主,采用传统工艺处理时其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将沸石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与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后用于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在0.5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0%;对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在2 mg/L左右,去除率约为60%,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主要由沸石生物滤池完成,而沸石生物滤池、混凝沉淀及超滤均能去除CODMn,贡献率分别为49.6%、30.9%、19.5%。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法处理空间站废水是未来空间站水回收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探究生化法对空间站废水的处理效果,设计并搭建了一套MABR反应器,以出水COD、NH4+-N和TN等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并结合NO2--N、NO3--N等指标对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试验对比了不同曝气压力、不同断面流速下反应器的处理效能,从而找出各因素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然后在一定条件对空间站模拟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后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功能;当处理市政污水时,设定曝气压力为0.015 MPa,断面流速为2.5 mm/s,HRT为24 h,COD、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7.8%和86.69%;当处理空间站模拟废水(稀释10%)时,补充碳源150 mg/L(葡萄糖),曝气压力为0.02 MPa,断面流速为2.5 mm/s,HRT为24 h,COD、NH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