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新型大口径水表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表的计量精度,减少水量计量损失,宽量程、高灵敏度等新型大口径水表将逐步推广应用,这是水表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几种新型大口径水表计量性能的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利用实例证明新型大口径水表选型与应用是否合理对发挥新型水表作用的影响,提出合理选型与配表原则。  相似文献   
2.
3.
供水管网压力合理调控是漏损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以绍兴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选定的计量分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压力控制方案,选择专用于漏损控制的水力减压阀,建立压力管理运维机制,将信息化技术与压力管理工作密切结合,逐步转向智能精细化管理,降低漏损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供水企业漏损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面临大漏点数量越来越少、单点漏量越来越小、管道埋设越来越深等问题,给常规人工听音技术带来较大影响。与此同时,特殊环境下供水管网中大管道、老旧管道等薄弱环节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人工听音检测盲区较多。因此,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寻求一种高效、科学、智能、有效的供水管道渗漏监控技术,进一步降低并保持较低漏损率,是目前供水企业待解决与突破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友飞  陈伟成 《城镇供水》2011,(1):77-79,85
随着城市自来水户表改造的不断深入,住宅水表自转问题已引起多方关注,如何有效防止和解决户表自转现象将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水表自转现象产生的原因,介绍一种防水表自转的新型专利产品-防水表自转控制阀,并以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新型防水表自转控制阀门对解决水表自转现象的有效性和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绍兴市为调查对象,针对其供水辖区内所有小区的多层、高层用户,通过2年的时间,系统抽查了不同区域位置、不同用户管材、不同用水量及不同季节中的用户水质,对余氯、浊度、pH、菌落总数等管网中容易产生波动的水质参数进行检测。调查发现在绍兴市的管网条件及管理模式下,用户龙头水质除余氯合格率为94.77%,略低于国家标准外,其他3个指标合格率均在99%以上,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调查同时分析了用户区域分布、用水量、用水习惯及季节变化、入住率等对用户龙头水质的影响,发现保证用水量大于5 m~3/(户·月)、早晨初次用水前放水1min,高层入住率高于40%时对改善终端用户的水质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在供水行业的不断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水表等计量管理水平,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绍兴水司实际,介绍了大表远传监控技术在日常表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情况,总结了应用经验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控制城市供水系统水量漏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将整个城镇供水管网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计量区域,对每个区域的流量、压力等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供水量、售水量及漏损水量可分区量化的管理模式。结合绍兴水司管网状况,就如何构建分区计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应用于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等方面的做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供水行业的重要课题,控制和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供水企业的迫切任务. 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再次强调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城镇节水,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强在装水表应用管理,促使水表周检管理经济合理、科学有效,本文通过对在装水表计量性能分析,指出了常规性水表周检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水表动态周检管理模式,即对DN40及以上口径计费水表按照不同口径、不同用水量大小,分别规定水表不同的检定周期,并实行动态调整,从而不断提高在装水表计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